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拟物的合成及反应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25页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页
    1.2 氢化酶简介第8-9页
    1.3 [NiFe]-氢化酶第9-13页
        1.3.1 [NiFe]-氢化酶的活性中心结构及功能第9-10页
        1.3.2 [NiFe]-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的模拟研究第10-13页
    1.4 [Fe Fe]-氢化酶第13-20页
        1.4.1 [FeFe]-氢化酶的活性中心结构及功能第13-15页
        1.4.2 [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的模拟研究第15-20页
    1.5 [Fe]-氢化酶第20-24页
        1.5.1 [Fe]-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及潜在的“金属-配体”协同作用第20-22页
        1.5.2 [Fe]-氢化酶活性中心结构的模拟研究第22-24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分析手段第25-29页
    2.1 实验药品第25-26页
    2.2 试剂的预处理第26-27页
    2.3 实验仪器第27页
    2.4 分析手段第27-29页
第3章 [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结构探究第29-43页
    3.1 合成路线第29-33页
        3.1.1 模拟物 3-1 的合成第29-30页
        3.1.2 模拟物 3-2 的合成第30-31页
        3.1.3 模拟物 3-3 的合成第31-32页
        3.1.4 模拟物 3-4 的合成第32-33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3-41页
        3.2.1 模拟物 3-1 ~ 3-4 红外(IR)特征吸收第33-34页
        3.2.2 模拟物 3-1 ~ 3-4 结构的核磁(~1H NMR)表征第34-36页
        3.2.3 模拟物 3-1 结构中互变现象第36-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以Ru为中心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结构探究第43-49页
    4.1 合成路线第43-45页
        4.1.1 配体 4-1 的合成第43-44页
        4.1.2 配合物 4-2 的合成第44-45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5-48页
        4.2.1 配合物 4-2 红外(IR)特征吸收第45页
        4.2.2 化合物 4-1 及 4-2 结构的核磁(~1H NMR)与(~(13)C NMR)表征第45-46页
        4.2.3 配合物 4-2 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第46-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羟基吡啶基团配体及配合物合成与结构探究第49-55页
    5.1 合成路线第49-52页
        5.1.1 前期配体 5-1 的合成第49-50页
        5.1.2 前期配体 5-2 的合成第50-51页
        5.1.3 配体 5-3 的合成第51页
        5.1.4 配合物 5-4 的合成第51-52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2-53页
        5.2.1 配体 5-1 ~ 5-3 结构的核磁(~1H NMR)与(~(13)C NMR)表征第52页
        5.2.2 配合物 5-4 的结构探究第52-53页
    5.3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附录第63-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烯负载对一维TiO2及MoO3-TiO2纳米管光电性质的影响
下一篇:哌虫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