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出口转型策略分析--基于政府调控视角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创新与不足 | 第12-16页 |
1.3.1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2-15页 |
1.3.2 本文创新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5-16页 |
2. 我国稀土出口概况简介 | 第16-25页 |
2.1 横向概况简介 | 第16-19页 |
2.1.1 世界稀土分布 | 第16-18页 |
2.1.2 世界稀土份额 | 第18-19页 |
2.1.3 世界稀土工业链 | 第19页 |
2.2 纵向概况简介 | 第19-23页 |
2.2.1 我国稀土出口历史 | 第19-22页 |
2.2.2 我国稀土出口近况 | 第22-23页 |
2.3 我国稀土出口政策四阶段 | 第23-25页 |
3. 政府调控在我国稀土出口中的重要作用 | 第25-38页 |
3.1 稀土的政策特殊性 | 第25-28页 |
3.2 稀土出口政策与出口价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31页 |
3.2.1 政策系数 | 第28-30页 |
3.2.2 政策系数与出口总量显著相关 | 第30-31页 |
3.2.3 政策系数与出口均价显著相关 | 第31页 |
3.3 政府调控力度对稀土出口定价权的影响 | 第31-38页 |
3.3.1 国际稀土市场定价权决定因素 | 第31-34页 |
3.3.2 政策四阶段中的定价权博弈 | 第34-38页 |
4. 我国稀土出口转型期的SWOT分析 | 第38-46页 |
4.1 优势分析 | 第38-39页 |
4.1.1 资源相对丰富 | 第38页 |
4.1.2 市场份额较大 | 第38-39页 |
4.1.3 开发技术先进 | 第39页 |
4.2 劣势分析 | 第39-41页 |
4.2.1 资源流失过度 | 第39-40页 |
4.2.2 环境污染严重 | 第40页 |
4.2.3 加工能力不足 | 第40-41页 |
4.3 机会分析 | 第41-43页 |
4.3.1 抢占主动先机 | 第41页 |
4.3.2 争取巨额利润 | 第41-42页 |
4.3.3 优化产业结构 | 第42-43页 |
4.4 威胁分析 | 第43-44页 |
4.4.1 买方威胁 | 第43-44页 |
4.4.2 卖方威胁 | 第44页 |
4.5 SWOT分析结论 | 第44-46页 |
5. 我国稀土出口转型策略的建议 | 第46-50页 |
5.1 充分发挥政策作用 | 第46页 |
5.2 统一规范国内市场 | 第46-48页 |
5.2.1 提升行业综合素质 | 第46页 |
5.2.2 保护我国稀土资源 | 第46-47页 |
5.2.3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 第47页 |
5.2.4 维护稀土市场秩序 | 第47-48页 |
5.3 凝聚国际卖方力量 | 第48-49页 |
5.3.1 稀土版OPEC的必要性 | 第48页 |
5.3.2 稀土版OPEC的可能性 | 第48页 |
5.3.3 建立保障稀土供给方利益的国际体制 | 第48-49页 |
5.4 建立健全期货市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谢辞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