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CONTEXT | 第9-12页 |
案例表(Table of Cases) | 第12-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气候变化与贸易自由化 | 第16-26页 |
第一节 气候变化与贸易发展间的交互影响 | 第16-19页 |
一、贸易自由化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 第16-17页 |
二、贸易自由化对遏制气候变化的正面作用 | 第17-18页 |
三、气候变化对贸易自由化的影响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多边协作 | 第19-21页 |
一、UNFCCC与《京都议定书》 | 第19-20页 |
二、WTO下涉及环境问题的多边贸易谈判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单边措施及其贸易影响 | 第21-26页 |
一、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或措施 | 第21-23页 |
二、具有潜在关联的WTO贸易规则 | 第23-24页 |
三、气候公约中的相关规定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碳关税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26-34页 |
第一节 碳关税的实质 | 第26-28页 |
第二节 碳关税产生的原因 | 第28-31页 |
一、全球变暖与“碳泄漏”问题 | 第28-29页 |
二、防止本国产业竞争力减损,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 第29-30页 |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贸易保护主义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碳关税的现实合理性 | 第31-34页 |
一、减排效应 | 第31-32页 |
二、经济增长效益 | 第32-33页 |
三、政治效益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碳关税对与WTO现有规则提出的挑战 | 第34-56页 |
第一节 碳关税与WTO边境调节税规则 | 第35-41页 |
一、边境调节税概述 | 第35页 |
二、进口边境调节税的适用对象 | 第35-36页 |
三、能否对碳税适用边境调节 | 第36-37页 |
四、能否对碳排放交易制度适用边境调节 | 第37-38页 |
五、针对产品生产要素与制造过程所课征的间接税能否进行边境调节 | 第38-41页 |
第二节 碳关税的制度设计与WTO的基本规则 | 第41-48页 |
一、课税基础与WTO下“同类产品”的认定 | 第41-43页 |
二、征税对象与最惠国待遇原则 | 第43-45页 |
三、计税方法与国民待遇原则 | 第45-47页 |
四、抑制气候变暖的共同责任与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 | 第47-48页 |
第三节 碳关税与GATT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 | 第48-56页 |
一、GATT第20条(b)款 | 第48-51页 |
二、GATT第20条(g)款 | 第51-53页 |
三、GATT第20条前言 | 第53-56页 |
第四章 绿化WTO京都时代WTO改革问题的展望 | 第56-63页 |
第一节 现有规则的改革 | 第56-60页 |
一、制定与环境贸易措施有关的专门协定 | 第56-57页 |
二、确立MEAs有限优先原则 | 第57-58页 |
三、修正GATT第20条 | 第58-59页 |
四、制定灵活统一的PPMs标准 | 第59-60页 |
第二节 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 | 第60-63页 |
一、灵活运用解释方法,对环境保护价值有所侧重 | 第60-61页 |
二、引入公众参与机制,确保案件处理结果公正、合理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