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英文缩写词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2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2-28页 |
2.1 人体铁代谢与平衡 | 第12-15页 |
2.2 铁调素及其作用机制 | 第15-17页 |
2.3 脑内铁代谢及调节 | 第17-23页 |
2.4 其他因素对热性惊厥的影响 | 第23-24页 |
2.5 热性惊厥的治疗 | 第24-28页 |
2.5.1 一般治疗 | 第25页 |
2.5.2 控制惊厥 | 第25页 |
2.5.3 连续药物预防 | 第25-26页 |
2.5.4 短暂间歇药物预防 | 第26-27页 |
2.5.5 退热药预防 | 第27-28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8页 |
3.2 检测方法 | 第28-29页 |
3.3 统计学分析 | 第29-30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0-37页 |
4.1 惊厥组与对照组比较 | 第30-32页 |
4.1.1 惊厥组与对照组性别和年龄构成比较 | 第30页 |
4.1.2 惊厥组与对照组铁代谢指标及其他临床指标均数比较 | 第30-31页 |
4.1.3 FC 危险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31-32页 |
4.2 根据年龄分组比较分析 | 第32-35页 |
4.2.1 A(年龄<24 月)组和 B 组(年龄≥24 月)比较 | 第32-33页 |
4.2.2 A(年龄<24 月)组内比较 | 第33-34页 |
4.2.3 B(年龄≥24 月)组内比较 | 第34-35页 |
4.3 FC 患儿根据发病前发热天数进行分组比较 | 第35-36页 |
4.4 纯性热性惊厥(SFC)组与复杂性热性惊厥(CFC)组比较 | 第36-37页 |
4.4.1 SFC 组与 CFC 组性别和年龄构成比较 | 第36页 |
4.4.2 SFC 组与 CFC 组铁代谢指标及其他临床指标均数比较 | 第36-37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7-44页 |
5.1 热性惊厥与铁代谢 | 第37-41页 |
5.2 热性惊厥与低钠血症 | 第41-42页 |
5.3 热性惊厥与 Mg~(2+) | 第42页 |
5.4 热性惊厥与 Zn~(2+) | 第42-44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6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