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Bankart损伤锚钉置入位置及方向的解剖学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19页 |
2.1 材料选择 | 第13页 |
2.2 骨性盂缘解剖测量 | 第13-18页 |
2.2.1 内盂缘角的测量 | 第14-16页 |
2.2.2 外盂缘角的测量 | 第16-17页 |
2.2.3 肩胛盂解剖结构的观察 | 第17页 |
2.2.4 锚钉最小置入角度 | 第17-18页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18-19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9-23页 |
3.1 内盂缘角 | 第19-20页 |
3.2 外盂缘角 | 第20-21页 |
3.3 肩胛盂的解剖形态 | 第21页 |
3.4 锚钉最小置入角度 | 第21-2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3-28页 |
4.1 肩胛盂解剖的不对称性 | 第23页 |
4.2 盂缘角 | 第23-25页 |
4.3 锚钉最小置入角度 | 第25页 |
4.4 关节镜技术与锚钉置入数量 | 第25-2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第6章 文献综述 | 第33-51页 |
6.1 肩关节前方不稳的治疗发展史 | 第34-37页 |
6.1.1 U 形钉技术 | 第34-35页 |
6.1.2 关节镜下经骨缝合修复术 | 第35-36页 |
6.1.3 锚钉 | 第36页 |
6.1.4 缝合锚钉 | 第36-37页 |
6.2 关节镜手术与切开手术的对比 | 第37-38页 |
6.3 目前关节镜手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2页 |
6.3.1 置入位置和角度 | 第38-40页 |
6.3.2 手术入路 | 第40页 |
6.3.3 缝合锚钉数量的选择 | 第40-41页 |
6.3.4 缝合锚钉类型的选择 | 第41-42页 |
6.4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