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鸭生产概况 | 第11-12页 |
1.1.1 我国鸭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 | 第11-12页 |
1.1.2 我国鸭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2 牛磺酸的概况 | 第12-13页 |
1.2.1 牛磺酸的结构与性质 | 第12-13页 |
1.2.2 牛磺酸在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 第13页 |
1.3 牛磺酸的生物学功能 | 第13-16页 |
1.3.1 调节脂类代谢 | 第13-14页 |
1.3.2 促进糖代谢 | 第14页 |
1.3.3 促进蛋白质、氨基酸代谢 | 第14页 |
1.3.4 促进矿物质元素代谢 | 第14页 |
1.3.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6 牛磺酸的抗氧化作用 | 第15-16页 |
1.3.7 牛磺酸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第16页 |
1.3.8 牛磺酸对繁殖性能的作用 | 第16页 |
1.4 牛磺酸在生产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1.4.1 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2 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5 牛磺酸的制备 | 第18-19页 |
1.5.1 从天然物中提取 | 第18页 |
1.5.2 化学合成法 | 第18-19页 |
1.6 牛磺酸的生产概况 | 第19-20页 |
1.6.1 牛磺酸的生产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19页 |
1.6.2 牛磺酸面临的问题 | 第19-20页 |
1.7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 试验动物 | 第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1 饲养试验 | 第21-22页 |
2.2.2 样品采集 | 第22-23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9页 |
3.1 饲养试验结果 | 第24-28页 |
3.1.1 牛磺酸对试鸭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2 牛磺酸对试鸭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3 牛磺酸对试鸭料重比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4 生产性能对牛磺酸添加量的估计 | 第27-28页 |
3.2 生化指标结果 | 第28-36页 |
3.2.1 牛磺酸对血清和肝脏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2 抗氧化指标对牛磺酸添加量的估计 | 第30-32页 |
3.2.3 牛磺酸对试鸭血清中相关激素GH、InS浓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4 血清中相关激素对牛磺酸添加量的估计 | 第33-34页 |
3.2.5 牛磺酸对试鸭血清中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的影响 | 第34页 |
3.2.6 GLU、TG、BUN对牛磺酸添加量的估计 | 第34-36页 |
3.3 免疫指标结果 | 第36-39页 |
3.3.1 牛磺酸对试鸭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36页 |
3.3.2 牛磺酸对试鸭血清中IgG、IgA、IgM免疫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3 牛磺酸对试鸭血清中白蛋白、总蛋白、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 第37页 |
3.3.4 免疫指标对牛磺酸添加量的估计 | 第37-39页 |
4 讨论 | 第39-45页 |
4.1 牛磺酸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 牛磺酸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0-42页 |
4.2.1 牛磺酸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2 牛磺酸对机体激素代谢的影响 | 第41页 |
4.2.3 牛磺酸对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氮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牛磺酸对试鸭免疫器官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4.3.1 牛磺酸对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2 牛磺酸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第43页 |
4.3.3 牛磺酸对总蛋白、白蛋白、IL-2的影响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