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环境中的磷 | 第12页 |
1.2 磷对生命体的作用及磷的应用 | 第12-13页 |
1.3 现存的磷资源与潜在的磷危机 | 第13-15页 |
1.3.1 世界磷矿资源的分布 | 第13-14页 |
1.3.2 潜在的磷危机 | 第14-15页 |
1.4 污泥概述及基本的处置方法 | 第15-21页 |
1.4.1 城市污水污泥概述 | 第15-16页 |
1.4.2 城市污泥主要的处置方法 | 第16-21页 |
1.5 污泥中磷资源可回收利用的途径 | 第21-23页 |
1.5.1 污水厂污泥中磷直接回收 | 第21-22页 |
1.5.2 污水厂污泥中磷直接回收 | 第22页 |
1.5.3 污泥超临界反应残渣中磷的回收 | 第22-23页 |
1.6 污泥超临界技术简介及现状 | 第23-27页 |
1.6.1 超临界水及其性质 | 第23-24页 |
1.6.2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 | 第24-25页 |
1.6.3 生物质超临界水液化 | 第25-27页 |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1.8 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城市污泥超临界液化反应研究 | 第30-44页 |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30-31页 |
2.1.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第30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2 城市污泥的基本性质 | 第31-32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32-34页 |
2.4 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2.5 原始污泥的分析结果 | 第36页 |
2.6 原始污泥磷形态和含量的分析 | 第36-37页 |
2.7 反应温度对污泥超临界气化的影响 | 第37-40页 |
2.7.1 反应温度对污泥超临界油产物和气体产物的影响 | 第37-38页 |
2.7.2 反应温度和压力对污泥中磷迁移和转化的影响 | 第38-40页 |
2.8 污泥基活性炭对污泥超临界气化产物的影响 | 第40-43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污泥超临界液化残渣中磷的提取的研究 | 第44-52页 |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4页 |
3.1.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第44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3.2 实验步骤 | 第44-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1页 |
3.3.1 pH 值对活性氧化铝吸附溶液中磷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2 吸附时间对活性氧化铝吸附磷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3 活性氧化铝的添加量对吸附磷的影响 | 第48页 |
3.3.4 活性氧化铝的形态对吸附磷的影响 | 第48-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磷回收研究中重金属的去除 | 第52-58页 |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52页 |
4.1.1 实验药品材料 | 第52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4.2 实验步骤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4.3.1 磷回收过程中重金属的去除 | 第53-56页 |
4.3.2 含磷的活性氧化铝的解吸附和原料回收再利用 | 第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附论文修改意见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