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1.1 植物雄性不育及其分类 | 第13-14页 |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及生理生化研究 | 第14-16页 |
1.2.1 植物雄性不育细胞学研究 | 第14-16页 |
1.2.2 雄性不育生理生化研究 | 第16页 |
1.3 小麦雄性不育研究 | 第16-20页 |
1.3.1 小麦雄性不育花粉败育时期的确定 | 第17页 |
1.3.2 糖类、淀粉代谢与小麦雄性不育系 | 第17-18页 |
1.3.3 内源激素与小麦雄性不育系 | 第18页 |
1.3.4 蛋白质与小麦雄性不育系 | 第18-19页 |
1.3.5 酶与小麦雄性不育系 | 第19-20页 |
1.4 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来源 | 第20-23页 |
1.4.1 自然突变小麦雄性不育系的发现 | 第20页 |
1.4.2 远缘杂交创造小麦雄性不育系 | 第20-21页 |
1.4.3 近缘杂交创造小麦雄性不育系 | 第21页 |
1.4.4 人工诱变创造小麦雄性不育系 | 第21-23页 |
1.5 代谢组学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1.5.1 代谢组学 | 第23页 |
1.5.2 植物代谢组学技术 | 第23页 |
1.5.3 代谢组学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1.6.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细胞学及主要代谢物分布研究 | 第26-3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2.1.1 试验材料收集 | 第26-27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3页 |
2.2.1 1376 和PHYMS-1376形态学观察及育性分析 | 第28-29页 |
2.2.2 1376及PHYMS-1376花粉粒各时期核型研究 | 第29-30页 |
2.2.3 1376及PHYMS-1376花粉粒、花药内(外)壁细胞观察 | 第30页 |
2.2.4 1376及PHYMS-1376花粉粒亚细胞结构观察 | 第30-32页 |
2.2.5 1376及PHYMS-1376花药绒毡层细胞降解特征及不溶性多糖分布研究 | 第32-33页 |
2.3 讨论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小麦1376花药发育动态代谢组学研究 | 第36-4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3.1.1 试验材料收集 | 第36-37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6页 |
3.2.1 1376 花药发育过程中代谢物鉴定及分类 | 第38-39页 |
3.2.2 1376 花药发育各时期代谢物PCA和PLS-DA分析 | 第39-40页 |
3.2.3 花药发育过程中的物质动态变化 | 第40-42页 |
3.2.4 差异代谢物的关联分析 | 第42-44页 |
3.2.5 参与花药发育的各代谢物的通路分析 | 第44-46页 |
3.3 讨论 | 第46-49页 |
3.3.1 碳水化合物代谢与花药发育 | 第46-47页 |
3.3.2 脂类代谢与花药发育 | 第47页 |
3.3.3 氨基酸代谢与花药发育 | 第47-49页 |
第四章 SQ-1诱导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动态代谢组学研究 | 第49-6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9-50页 |
4.1.1 试验材料收集 | 第49-50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5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7页 |
4.2.1 1376及PHYMS-1376代谢物鉴定及分类 | 第50页 |
4.2.2 1376及PHYMS-1376代谢物主成分分析 | 第50-52页 |
4.2.3 1376及PHYMS-1376花药各时期差异代谢物的动态变化 | 第52-54页 |
4.2.4 1376及PHYMS-1376各代谢物间相关性分析 | 第54-56页 |
4.2.5 1376及PHYMS-1376花粉败育过程中主要代谢通路解析 | 第56-57页 |
4.3 讨论 | 第57-61页 |
第五章 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系花药淀粉合成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61-71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4页 |
5.1.1 试验材料收集 | 第61页 |
5.1.2 试验中所涉及的引物 | 第61-62页 |
5.1.3 RNA提取及cDNA反转录 | 第62-63页 |
5.1.4 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定量引物扩增、连接、转化与测序 | 第63-64页 |
5.1.5 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定量分析 | 第64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4-68页 |
5.2.1 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定量引物检测 | 第64-65页 |
5.2.2 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定量 | 第65-68页 |
5.3 讨论 | 第68-7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3页 |
6.1 论文结论 | 第71页 |
6.2 论文创新点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作者简介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