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6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雾无线接入网络中时延约束下的资源分配问题 | 第18-27页 |
2.1 雾无线接入网络的网络架构 | 第18-19页 |
2.2 雾无线接入网络的关键技术 | 第19-23页 |
2.2.1 终端直通技术 | 第19-20页 |
2.2.2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 第20-22页 |
2.2.3 网络切片技术 | 第22-23页 |
2.3 时延约束下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 | 第23-26页 |
2.3.1 无线资源分配的优化目标 | 第23-24页 |
2.3.2 时延约束与网络稳定性 | 第24-25页 |
2.3.3 李雅普诺夫随机优化理论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雾无线接入网络中时延约束下吞吐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方法 | 第27-45页 |
3.1 引言 | 第27-28页 |
3.2 系统模型与问题构造 | 第28-32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28-30页 |
3.2.2 业务缓存队列模型 | 第30-31页 |
3.2.3 总吞吐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问题构造 | 第31-32页 |
3.3 总吞吐量最大化的资源分配方法研究 | 第32-40页 |
3.3.1 李雅普诺夫优化方法 | 第32-34页 |
3.3.2 通信传输模式选择 | 第34-35页 |
3.3.3 波束赋形设计 | 第35-38页 |
3.3.4 功率控制 | 第38-39页 |
3.3.5 联合模式选择与无线资源分配算法 | 第39-40页 |
3.4 仿真分析 | 第40-44页 |
3.4.1 参数设置 | 第40-41页 |
3.4.2 仿真结果 | 第41-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雾无线接入网络中时延约束下能量效率最大化的资源分配方法 | 第45-61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构造 | 第46-50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46-47页 |
4.2.2 功率消耗模型 | 第47-48页 |
4.2.3 业务缓存队列模型 | 第48-49页 |
4.2.4 能量效率最大化的资源分配问题构造 | 第49-50页 |
4.3 高能效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法研究 | 第50-57页 |
4.3.1 优化问题转换 | 第50-52页 |
4.3.2 高能效的波束赋形设计 | 第52-54页 |
4.3.3 联合资源块分配和功率控制 | 第54-57页 |
4.3.4 多时隙的高能效无线资源分配算法 | 第57页 |
4.4 仿真分析 | 第57-60页 |
4.4.1 参数设置 | 第57-58页 |
4.4.2 仿真结果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