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外科护理学论文

腕踝针联合常规镇痛对膝内翻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4-20页
    1 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及机制探讨第14-15页
        1.1 西医对KOA病因病机探讨第14页
        1.2 中医对KOA病因病机探讨第14-15页
        1.3 KOA与膝内翻畸形的联系第15页
    2 TKA术后疼痛的防治现状第15-17页
        2.1 药物镇痛第15-16页
        2.2 物理镇痛第16页
        2.3 其他镇痛方法第16-17页
    3 腕踝针的理论依据第17-20页
        3.1 腕踝针的概述第17页
        3.2 腕踝针镇痛机制探讨第17-18页
        3.3 腕踝针应用的领域及优势第18-20页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0-27页
    1 研究对象第20-22页
        1.1 试验对象第20页
        1.2 病例入选标准第20-21页
        1.3 病例来源第21页
        1.4 样本例数及分组情况第21-22页
    2 干预方法第22-23页
        2.1 基础治疗与护理第22页
        2.2 常规镇痛第22页
        2.3 腕踝针的干预第22-23页
    3 疗效评定标准第23-24页
        3.1 疼痛第23页
        3.2 睡眠质量第23页
        3.3 关节活动度第23页
        3.4 膝关节HSS评分第23-24页
        3.5 安全性观察指标第24页
    4 统计学方法第24页
    5 质量控制第24-25页
        5.1 使用同一批次的毫针第24页
        5.2 研究人员与患者的培训第24页
        5.3 试验过程的质量控制第24-25页
    6 伦理注意事项第25-26页
        6.1 自愿原则第25页
        6.2 保密原则第25页
        6.3 公平回报原则第25页
        6.4 有益原则第25页
        6.5 伦理委员会审查第25-26页
    7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三部分 结果第27-33页
    1 研究对象完成试验情况第27页
    2 基线资料比较第27-29页
        2.1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分析第27-29页
    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评价指标分析第29-33页
        3.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静息状态NRS疼痛评分比较第29页
        3.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被动锻炼NRS疼痛评分比较第29-30页
        3.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主动关节活动度的比较第30-31页
        3.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被动关节活动度的比较第31页
        3.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的比较第31-32页
        3.6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患肢HSS评分的比较第32页
        3.7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安全性评价(不良反应)的比较第32-33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33-37页
    1 KOA患者一般情况分析第33页
    2 TKA术后镇痛效果分析第33-36页
        2.1 对疼痛评分的影响第34-35页
        2.2 对关节活动度的影响第35页
        2.3 对睡眠质量和膝关节HSS评分的影响第35-36页
    3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第36-37页
结论第37-38页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3页
附录第43-45页
文献综述第45-50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历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原地区不同水平HB对HbA1c的影响
下一篇:应用计划行为理论实施护士颈肩痛防治训练的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