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20页 |
1.1.1 生物体内的铁 | 第14-15页 |
1.1.2 辐射生物效应 | 第15-18页 |
1.1.3 生物剂量计 | 第18-2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2.1 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2 生物剂量计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第21-2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36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29页 |
2.1.1 动物与分组 | 第25页 |
2.1.2 放射源与照射条件 | 第25-26页 |
2.1.3 离心机 | 第26-27页 |
2.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27页 |
2.1.5 酶标仪 | 第27-28页 |
2.1.6 培养箱 | 第28-29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9-35页 |
2.2.1 小鼠血清样品的制备 | 第29页 |
2.2.2 小鼠血清铁含量的测定 | 第29-30页 |
2.2.3 小鼠血清中亚铁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2.2.4 小鼠体内自由基的清除 | 第31-32页 |
2.2.5 小鼠血清中ROS的检测 | 第32-33页 |
2.2.6 小鼠血清铜蓝蛋白活性的测定 | 第33页 |
2.2.7 小鼠血清铜含量的测定 | 第33-34页 |
2.2.8 小鼠血清中铁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4-35页 |
2.3 统计学方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γ 辐射对小鼠血清铁含量的影响 | 第36-39页 |
3.1 不同剂量 γ 辐照小鼠血清铁含量变化 | 第36-37页 |
3.2 γ 辐照小鼠血清铁随时间的变化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γ 辐射小鼠血清铁的变化机制 | 第39-54页 |
4.1 γ 辐照小鼠血清中亚铁含量的变化 | 第39-42页 |
4.1.1 不同剂量 γ 辐照小鼠血清铁含量变化 | 第39-41页 |
4.1.2 γ 辐照小鼠血清铁随时间的变化 | 第41-42页 |
4.2 自由基对 γ 辐照小鼠血清铁的影响 | 第42-46页 |
4.2.1 GSH预处理对辐照小鼠血清铁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2 GSH预处理辐照小鼠血清铁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第44-45页 |
4.2.3 γ 辐照小鼠血清中ROS的变化 | 第45-46页 |
4.3 铜蓝蛋白活性对 γ 辐照小鼠血清铁的影响 | 第46-50页 |
4.3.1 γ 辐照小鼠血清铜蓝蛋白活性的变化 | 第47页 |
4.3.2 γ 辐照小鼠血清铜蓝蛋白活性随时间的变化 | 第47-48页 |
4.3.3 γ 辐照小鼠血清铜含量的变化 | 第48-49页 |
4.3.4 γ 辐照小鼠血清铜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第49-50页 |
4.4 铁蛋白对 γ 辐照小鼠血清铁的影响 | 第50-52页 |
4.4.1 γ 辐照小鼠血清铁蛋白含量的变化 | 第50-51页 |
4.4.2 γ 辐照小鼠血清铁蛋白随时间的变化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基于小鼠血清铁的生物剂量计 | 第54-62页 |
5.1 γ 辐照小鼠血清铁的剂量-效应关系 | 第54-58页 |
5.1.1 照后 0~6 天的剂量-效应曲线 | 第54-56页 |
5.1.2 照后 7~21 天的剂量-效应曲线 | 第56-58页 |
5.2 剂量估算 | 第58-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