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9页 |
1.1.1 骨盆骨折的损伤来源 | 第8页 |
1.1.2 骨盆骨折的高致死率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骨盆骨折治疗技术发展及现状 | 第9-10页 |
1.2.2 内固定器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第二章 骨盆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15-31页 |
2.1 骨盆解剖学特征 | 第15-19页 |
2.1.1 骨盆骨组织的解剖结构 | 第15-17页 |
2.1.2 骨盆周围的韧带系统 | 第17-19页 |
2.2 骨盆损伤 | 第19-27页 |
2.2.1 骨盆损伤机制 | 第19-21页 |
2.2.2 骨盆骨折分型 | 第21-26页 |
2.2.3 髋臼骨折分型 | 第26-27页 |
2.3 骨盆骨折的固定方法 | 第27-28页 |
2.4 骨盆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骨盆解剖参数的三维数字测量 | 第31-46页 |
3.1 骨盆模型的分型 | 第31-34页 |
3.1.1 有关骨盆模型分型的测量方法 | 第31页 |
3.1.2 测量结果的统计学处理 | 第31-32页 |
3.1.3 骨盆分型 | 第32-34页 |
3.2 髋臼区域的置钉安全测量 | 第34-44页 |
3.2.1 测量方法 | 第34-37页 |
3.2.2 测量结果 | 第37-42页 |
3.2.3 有关测量结果的讨论 | 第42-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骨盆内固定器建模 | 第46-56页 |
4.1 弓状线上缘内固定器建模 | 第46-54页 |
4.1.1 内固定器建模设计步骤 | 第46-51页 |
4.1.2 设计特征的有关说明 | 第51-54页 |
4.2 弓状线下缘内固定器建模 | 第54-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 | 第56-72页 |
5.1 针对髋臼损伤的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 | 第56-64页 |
5.1.1 材料及方法 | 第56-58页 |
5.1.2 骨盆骨折内固定系统的有限元分析前处理 | 第58-59页 |
5.1.3 分析结果 | 第59-63页 |
5.1.4 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估 | 第63-64页 |
5.2 针对单侧前弓损伤的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 | 第64-71页 |
5.2.1 材料及方法 | 第65-66页 |
5.2.2 分析结果 | 第66-71页 |
5.2.3 内、外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评估 | 第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2-7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录用的论文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