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论文--胰岛疾病论文--糖尿病性昏迷及其他并发症论文

油菜籽来源抗氧化肽RAP对糖尿病肾脏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缩略语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36页
    1.1 糖尿病肾病及其发病机制第11-17页
        1.1.1 糖尿病肾病与肾脏纤维化简介第11页
        1.1.2 DN肾脏纤维化发展中的重要细胞生长因子第11-13页
        1.1.3 DN肾脏纤维化相关重要信号通路第13-16页
        1.1.4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脏纤维化第16-17页
    1.2 DN肾脏纤维化治疗药物进展第17-23页
        1.2.1 CTGF基因靶向治疗第17-18页
        1.2.2 抑制ECM沉积及促进其降解相关药物第18-19页
        1.2.3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第19页
        1.2.4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第19-20页
        1.2.5 抗氧化应激治疗药物第20-22页
        1.2.6 多肽治疗药物第22-23页
    1.3 食品中植物来源的生物活性肽概述第23-26页
        1.3.1 存在于食品中的植物来源生物活性肽第23页
        1.3.2 目前发现植物来源多肽的主要生物活性第23-26页
    参考文献第26-36页
第二章 RAP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脏纤维化第36-60页
    2.1 引言第36-37页
    2.2 实验材料第37-38页
        2.2.1 实验动物第37页
        2.2.2 主要药品与试剂第37页
        2.2.3 实验仪器第37-38页
    2.3 实验方法第38-47页
        2.3.1 多肽RAP固相合成与纯化第38-39页
        2.3.2 糖尿病肾脏纤维化体内实验设计第39页
        2.3.3 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脏纤维化模型构建第39-40页
        2.3.4 样本采集与检测第40页
        2.3.5 病理切片染色实验第40-42页
        2.3.6 Western Blot实验第42-45页
        2.3.7 RT-PCR实验第45-46页
        2.3.8 数据统计分析第46-47页
    2.4 实验结果第47-55页
        2.4.1 RAP对糖尿病小鼠体重及血糖的影响第47-48页
        2.4.2 RAP对糖尿病小鼠血清TGF-b1、肾功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第48-49页
        2.4.3 RAP对肾脏常规病理变化的影响第49页
        2.4.4 RAP对糖尿病小鼠肾脏胶原蛋白沉积的影响第49-50页
        2.4.5 RAP对糖尿病小鼠肾脏中TGF-b1及CTGF表达的影响第50-51页
        2.4.6 RAP对糖尿病小鼠肾脏中FN及α-SMA表达的影响第51-53页
        2.4.7 RAP对糖尿病小鼠肾脏中MAPK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第53-55页
    2.5 讨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第三章 RAP改善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纤维化第60-72页
    3.1 引言第60-61页
    3.2 实验材料第61页
        3.2.1 细胞第61页
        3.2.2 主要药品与试剂第61页
        3.2.3 主要仪器第61页
    3.3 实验方法第61-63页
        3.3.1 细胞培养与溶液配制第61-62页
        3.3.2 MTT法检测RAP对高糖诱导GMC细胞增殖作用及细胞毒性第62页
        3.3.3 ELISA实验第62-63页
        3.3.4 Western Blot实验第63页
        3.3.5 RT-PCR实验第63页
        3.3.6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63页
    3.4 实验结果第63-68页
        3.4.1 RAP在无毒性前提下抑制高糖诱导系膜细胞过度增殖第63-64页
        3.4.2 RAP抑制高糖诱导下GMC细胞胞外基质沉积第64页
        3.4.3 RAP抑制高糖诱导GMC细胞中TGF-b1和CTGF水平第64-65页
        3.4.4 RAP抑制高糖诱导GMC细胞中FN和α-SMA水平第65-67页
        3.4.5 RAP抑制高糖诱导GMC细胞中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第67-68页
    3.5 讨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4.1 主要结论第72页
    4.2 研究展望第72-74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金昌队列人群单纯性肾囊肿前瞻性研究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