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业绩评价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理论概述 | 第20-21页 |
2.1.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内涵 | 第20页 |
2.1.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原则 | 第20-21页 |
2.2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 | 第21-24页 |
2.2.1 关键绩效指标法 | 第21页 |
2.2.2 360度考核法 | 第21-22页 |
2.2.3 经济增加值 | 第22-24页 |
第三章 H银行绩效评价现状以及引入EVA的必要性 | 第24-35页 |
3.1 H银行概况 | 第24-25页 |
3.1.1 基本情况 | 第24页 |
3.1.2 组织结构 | 第24-25页 |
3.1.3 经营目标 | 第25页 |
3.2 H银行现行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 第25-30页 |
3.2.1 考核的组织机构 | 第26页 |
3.2.2 考核指标与权重 | 第26-29页 |
3.2.3 考核标准及评分方法 | 第29页 |
3.2.4 考核排名及奖励 | 第29-30页 |
3.3 H银行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3.3.1 缺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计量 | 第30-31页 |
3.3.2 考核指标设置不够完善 | 第31页 |
3.3.3 绩效考核注重短期效益 | 第31-32页 |
3.3.4 绩效考核缺乏统一的标准 | 第32页 |
3.4 H银行引入EVA的原因以及必要性 | 第32-35页 |
3.4.1 H银行引入EVA的原因 | 第32-33页 |
3.4.2 H银行引入EVA的必要性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基于EVA的H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第35-55页 |
4.1 基于EVA的H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 | 第35页 |
4.2 基于EVA的H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第35-38页 |
4.2.1 设计的思路 | 第35-37页 |
4.2.2 设计的原则 | 第37页 |
4.2.3 设计的流程 | 第37-38页 |
4.3 基于EVA的H银行绩效评价相关指标的计算及调整 | 第38-42页 |
4.3.1 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和调整 | 第38-40页 |
4.3.2 资本总额(TC)的计算和调整 | 第40-41页 |
4.3.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的确定 | 第41-42页 |
4.3.4 H银行EVA绩效评价计算调整表 | 第42页 |
4.4 基于EVA的H银行绩效评价指标权数的确定 | 第42-55页 |
4.4.1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确定的步骤 | 第42页 |
4.4.2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 第42-43页 |
4.4.3 构造判断矩阵 | 第43-49页 |
4.4.4 计算各层次指标的权重 | 第49-53页 |
4.4.5 基于EVA的H银行绩效评价综合评分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基于EVA的绩效评价在H银行的应用 | 第55-66页 |
5.1 H银行2012-2016年EVA的计算 | 第55-59页 |
5.1.1 H银行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计算 | 第55-56页 |
5.1.2 H银行资本总额的计算 | 第56页 |
5.1.3 H银行资本成本率的计算 | 第56页 |
5.1.4 H银行EVA指标的总体情况 | 第56-59页 |
5.2 基于EVA的H银行2013-2016年绩效评价 | 第59-63页 |
5.2.1 基于EVA的H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得分计算 | 第59-62页 |
5.2.2 基于EVA的H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综合评分排名 | 第62页 |
5.2.3 基于EVA的H银行绩效评价体系评分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5.3 H银行应用EVA的优势与保障措施 | 第63-66页 |
5.3.1 H银行应用EVA绩效评价的优势 | 第63页 |
5.3.2 H银行应用EVA的保障措施 | 第63-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67-68页 |
6.2.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7页 |
6.2.2 本文的不足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