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肿瘤学实验研究论文--治疗实验论文

金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及其用于细胞标记和肿瘤治疗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9页
    1.1 金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及其在生物造影上的应用第8-11页
        1.1.1 金纳米颗粒光学性质的研究进展第8-10页
        1.1.2 金纳米颗粒用于生物造影第10-11页
    1.2 肿瘤热疗的发展以及金纳米颗粒在肿瘤光热疗中的应用第11-12页
    1.3 本文的工作第12-13页
    参考文献第13-19页
第二章 金纳米颗粒光学性质的探索第19-43页
    2.1 研究背景第19-21页
        a)荧光量子产额第19-20页
        b)双光子吸收截面第20-21页
        c)双光子荧光稳定性第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8页
        2.2.1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第21-23页
        2.2.2 金纳米颗粒的光谱测量第23-24页
        2.2.3 共聚焦实验平台第24-25页
        2.2.4 荧光量子产额和双光子吸收截面的估算第25-27页
        2.2.5 金纳米颗粒的单光子荧光寿命测量第27-28页
        2.2.6 金纳米棒的双光子荧光稳定性测量第28页
    2.3 金纳米颗粒的光吸收第28-29页
    2.4 金纳米颗粒的荧光量子产额与形状的关系第29-31页
    2.5 金纳米颗粒的单光子荧光寿命第31-32页
    2.6 金纳米颗粒的双光吸收截面与形状的关系第32-36页
    2.7 金纳米颗粒的双光子荧光稳定性第36-38页
    2.8 本章小结第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第三章 金纳米颗粒的细胞吸收第43-46页
    3.1 实验方法第43-44页
        3.1.1 细胞培养和金纳米颗粒的载入第43页
        3.1.2 金纳米棒的细胞毒性测试第43-44页
        3.1.3 金纳米棒的细胞吸收测试第44页
    3.2 实验结果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第四章 金纳米颗粒用于细胞成像造影第46-57页
    4.1 研究背景第46页
    4.2 实验方法第46-47页
        4.2.1 细胞培养和金纳米颗粒的载入第46-47页
        4.2.2 金纳米颗粒荧光图像获得和微区光谱的测量第47页
        4.2.3 金纳米颗粒共聚焦反射图像的获得第47页
    4.3 金纳米方块用于单光子荧光造影第47-49页
    4.4 金纳米棒用于双光荧光造影第49-53页
        4.4.1 不同LSPR峰的金纳米棒用于双光子荧光造影的对比第49-52页
        4.4.2 金纳米棒双光子荧光的淬灭第52-53页
    4.5 金纳米棒用于共聚焦反射造影第53-54页
    4.6 本章小结(及三种造影方式的比较)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第五章 金纳米颗粒用于肿瘤热疗第57-74页
    5.1. 研究背景第57页
    5.2. 实验方法第57-60页
        5.2.1 连续光热疗试验第58页
        5.2.2 水溶液中金纳米颗粒的爆破试验第58页
        5.2.3 细胞中金纳米棒的爆破试验第58-60页
    5.3. 连续光照射下金纳米颗粒的肿瘤热疗第60-63页
    5.4. 超短脉冲至金纳米颗粒的爆炸第63-64页
    5.5. 金纳米炸弹消灭肿瘤细胞第64-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页
    参考文献第72-7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论文列表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代英语定中型领属构式的认知功能研究
下一篇:微纳光子结构的光学性质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