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基于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导论第9-17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12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框架第14-15页
     ·主要内容第14-15页
     ·文章结构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6-17页
     ·创新点第16页
     ·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产业转移和区域发展模式相关理论综述第17-23页
   ·雁行理论第17-18页
   ·边际产业扩张论第18-19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19-20页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第20页
   ·国内区域发展模式理论第20-23页
第3章 台湾产业转移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动因及影响因素第23-29页
   ·台湾产业转移大陆背景分析第23-25页
     ·台湾产业转移的动因第23页
     ·台湾产业转移大陆的背景第23-25页
   ·台湾产业转移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动力机制第25-29页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第25-26页
     ·台湾产业转移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驱动因素第26-29页
第4章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分析第29-52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现状第29-31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历程第29-30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现状第30-31页
   ·台湾产业转移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影响第31-39页
     ·台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贸易往来第31-35页
     ·台湾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直接投资第35-39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优势第39-41页
     ·区位优势第39页
     ·丰富的岸线港口资源第39-40页
     ·较早的开发开放优势第40页
     ·产业布局比较合理第40-41页
   ·海西经济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劣势第41-45页
     ·与周边省份的比较劣势逐渐凸显第41-42页
     ·工业发展水平不高第42-43页
     ·高科技产业基础差第43-44页
     ·区域合作难度大第44页
     ·外商投资成本较高第44-45页
     ·城市化水平低第45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第45-52页
     ·变量的说明与数据的选择第45-47页
     ·对福建省台商直接投资经济效应的检验第47-50页
     ·检验结果的经济学解释第50-52页
第5章 基于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第52-67页
   ·国内外成功区域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第52-55页
     ·粤港模式第52-53页
     ·东亚模式第53-55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发展模式选择第55-59页
     ·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采取由政府政策引导向市场化过渡模式第55-56页
     ·在区域战略定位方面,采取区域内分梯度模式第56-58页
     ·在产业对接方面,采取"差异化"模式第58-59页
   ·海峡西岸经济区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第59-67页
     ·加强政府政策扶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第59-60页
     ·完善配套产业链,加速两岸产业对接第60-61页
     ·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第61-63页
     ·加快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发展保障第63页
     ·加强人力资源培育,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63-64页
     ·统筹区域内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内联动合作机制第64-65页
     ·构建两岸交流平台,提升产业对接服务环境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后记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分析
下一篇:江苏省邳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