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概述 | 第8-11页 |
1.1 电视谈话节目综述 | 第8页 |
1.2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概念界定 | 第8-9页 |
1.3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第2章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的产生与价值取向 | 第11-15页 |
2.1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1页 |
2.2 关注民众情感,挖掘民间智慧 | 第11-12页 |
2.3 节目制作心态与诉求 | 第12-13页 |
2.4 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 | 第13-15页 |
第3章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的设计与生产 | 第15-25页 |
3.1 场景设计与画面处理 | 第15-16页 |
3.2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的生产 | 第16-22页 |
3.2.1 前期准备 | 第16-18页 |
3.2.2 演播室录制 | 第18页 |
3.2.3 后期制作 | 第18-20页 |
3.2.4 接收反馈与节目后追踪 | 第20页 |
3.2.5 品牌推广渠道多元化 | 第20-22页 |
3.3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中的“谈话” | 第22-23页 |
3.4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的“故事”外壳 | 第23-25页 |
3.4.1 以“故事”作为生存策略 | 第23页 |
3.4.2 节目的结构与节奏 | 第23-25页 |
第4章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参与者的基本构成 | 第25-33页 |
4.1 节目主导者:主持人 | 第25-27页 |
4.2 事件的经历、陈述者:当事人 | 第27-28页 |
4.3 矛盾化解者:调解员 | 第28-33页 |
4.3.1 调解员是构成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的核心元素 | 第28-30页 |
4.3.2 调解员赋予情感谈话节目独特的社会价值 | 第30-31页 |
4.3.3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中调解员的特质 | 第31-33页 |
第5章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受众分析及存在问题 | 第33-41页 |
5.1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受众构成 | 第33-34页 |
5.2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吸引受众技巧分析 | 第34-36页 |
5.2.1 展现真实人物命运吸引受众 | 第35页 |
5.2.2 主持人与当事人真切交流 | 第35-36页 |
5.2.3 提供援助平台获得受众的认可 | 第36页 |
5.3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36-41页 |
5.3.1 节目题材边缘化 | 第37-38页 |
5.3.2 放大当事人隐私博取关注 | 第38-39页 |
5.3.3 过度煽情推波助澜 | 第39-41页 |
第6章 调解类情感谈话节目的社会意义 | 第41-43页 |
6.1 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41页 |
6.2 显著公益特征和极强的服务性 | 第41-42页 |
6.3 彰显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