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博物馆中的无障碍设计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引言 | 第11页 |
·国内外无障碍设计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无障碍设计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无障碍设施建设 | 第12-13页 |
·博物馆无障碍设计建设的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向 | 第13-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博物馆无障碍设计与其它领域无障碍设计研究的区别 | 第14-15页 |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第2章 无障碍环境及其所涉及的领域 | 第16-22页 |
·什么是无障碍环境 | 第16-17页 |
·无障碍环境的定义及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城市无障碍环境 | 第17页 |
·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内容 | 第17页 |
·国际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 | 第17页 |
·无障碍环境设计所涵盖的领域 | 第17-21页 |
·城市道路无障碍 | 第18-19页 |
·公共建筑无障碍 | 第19-20页 |
·无障碍标识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关于博物馆 | 第22-25页 |
·博物馆的定义 | 第22-23页 |
·博物馆的性质 | 第22-23页 |
·博物馆的职能 | 第23-24页 |
·博物馆的功能 | 第23-24页 |
·博物馆的服务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博物馆与人 | 第25-32页 |
·博物馆的"人情味" | 第25-27页 |
·以情感的关注为展示设计的出发点 | 第25-26页 |
·博物馆"人情味"的体现 | 第26-27页 |
·博物馆中的人体工程学 | 第27-29页 |
·比例与尺度 | 第27页 |
·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内容 | 第27-28页 |
·人体工程学在博物馆设计中的重要性 | 第28-29页 |
·博物馆人体工程学中的心理学 | 第29页 |
·参观博物馆的特殊人群 | 第29-31页 |
·残疾人—特殊的社会群体 | 第30页 |
·博物馆提供的特殊服务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5章 无障碍博物馆 | 第32-56页 |
·我国残障人士所占总人口比例分析 | 第32页 |
·博物馆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 第32-35页 |
·博物馆无障碍的设计范围 | 第32-33页 |
·博物馆无障碍的设计原则 | 第33-35页 |
·博物馆无障碍设计的分类及方法 | 第35-40页 |
·建筑交通无障碍 | 第36-37页 |
·信息交流无障碍 | 第37-39页 |
·文化传播无障碍 | 第39页 |
·心理感受无障碍 | 第39-40页 |
·博物馆无障碍设计的受众人群分析 | 第40-46页 |
·适应博物馆普通参观者的室内环境分析 | 第40-42页 |
·适应视觉残疾人的室内环境无障碍分析 | 第42-43页 |
·适应听觉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分析 | 第43-44页 |
·适应语言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分析 | 第44页 |
·适应肢体残疾人的室内环境无障碍分析 | 第44-46页 |
·博物馆参观者的参观流程分析 | 第46-54页 |
·普通人群的参观流程 | 第46-48页 |
·残疾人和弱势群体的参观流程 | 第48-54页 |
·其他弱势群体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6章 设计实践 | 第56-63页 |
·设计背景 | 第56页 |
·设计现状 | 第56页 |
·设计内容 | 第56-57页 |
·成都市博物馆新馆内部空间的拟定 | 第57页 |
·设计要点 | 第57-59页 |
·参观路线分析 | 第59-60页 |
·效果图展示 | 第60-62页 |
·博物馆无障碍设计配套概念产品方案构思 | 第62-63页 |
·盲人导引地图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