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论文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目录第3-6页
图表目录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导论第10-4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7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5页
        1.1.3 核心问题第15-17页
    1.2 核心概念界定第17-23页
        1.2.1 地方政府职能的有关概念第17-20页
        1.2.2 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有关概念第20-23页
    1.3 研究综述第23-37页
        1.3.1 养老服务社会化研究第23-29页
        1.3.2 地方政府职能研究第29-31页
        1.3.3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地方政府职能研究第31-35页
        1.3.4 简要评价第35-37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37-41页
        1.4.1 研究方法第37-39页
        1.4.2 创新之处第39-41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第41-53页
    2.1 理论基础第41-51页
        2.1.1 公共服务理论第41-44页
        2.1.2 政府职能理论第44-49页
        2.1.3 地方治理理论第49-51页
    2.2 分析框架第51-53页
第3章 养老服务社会化与地方政府养老服务职能变迁第53-89页
    3.1 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形成第53-65页
        3.1.1 我国养老服务的历史形态第53-56页
        3.1.2 上海养老服务历史传统的主要特征第56-62页
        3.1.3 社会福利社会化催生养老服务社会化第62-65页
    3.2 养老服务社会化的体系建设第65-79页
        3.2.1 公共问题的维度与特征第65-66页
        3.2.2 构建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第66-73页
        3.2.3 养老社会化服务机构的具体种类第73-79页
    3.3 上海地方政府养老服务职能变迁概况第79-89页
        3.3.1 承担“拾遗补缺”型养老福利服务(1949-1978年)第79-80页
        3.3.2 初步探索机构养老服务主体多元化(1979-1997年)第80-82页
        3.3.3 统筹推进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998年至今)第82-89页
第4章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定位分析第89-127页
    4.1 职能定位的理论依据第89-96页
        4.1.1 职能定位的含义第89-90页
        4.1.2 养老服务生产和供给的分离第90-96页
    4.2 职能定位的应然内涵:角色定位和职责定位的统一体第96-104页
        4.2.1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制度框架第96-102页
        4.2.2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应然内涵第102-104页
    4.3 职能定位不清的探因:定位视角的单向性第104-127页
        4.3.1 职能定位不清的“边界模糊困境”第104-108页
        4.3.2 职能定位的两种视角:公共服务提供理论的启示第108-113页
        4.3.3 以提供者为中心的职能定位视角第113-122页
        4.3.4 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职能定位视角第122-127页
第5章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配置分析第127-183页
    5.1 职能配置的原则与方式第127-138页
        5.1.1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原则与依据第127-132页
        5.1.2 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方式与途径第132-138页
    5.2 职能配置的应然内涵:职能内容配置与分工配置的统一体第138-162页
        5.2.1 国家和上海地方层面制度框架对职能配置的规定第138-150页
        5.2.2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的职能内容配置第150-156页
        5.2.3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的职能分工配置第156-162页
    5.3 职能配置的结构性失衡:政府内监管的短缺第162-183页
        5.3.1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上海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特点第163-166页
        5.3.2 政府内监管职能配置的相对短缺第166-177页
        5.3.3 政府内监管职能配置短缺的主要成因第177-183页
第6章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履行分析第183-218页
    6.1 职能履行的基本原则和运行范畴第183-199页
        6.1.1 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的基本原则第183-185页
        6.1.2 上海地方政府针对各类型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职能履行第185-191页
        6.1.3 上海地方政府针对养老服务业各种属性行政客体的职能履行第191-199页
    6.2 行动者网络视域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第199-209页
        6.2.1 行动者网络理论的适用性第199-205页
        6.2.2 地方政府履行监管职能与服务职能的案例第205-209页
    6.3 职能履行中的“协作梗阻”问题第209-218页
        6.3.1 职能履行“协作梗阻”的形成第209-212页
        6.3.2 职能履行“协作梗阻”的成因第212-218页
第7章 养老服务社会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优化第218-236页
    7.1 职能定位优化思路:以提供者与使用者互动的视角第218-224页
        7.1.1 借鉴服务质量管理论的互动模式第218-219页
        7.1.2 优化机制:角色期待与角色认知的互动第219-224页
    7.2 职能配置优化思路:全面加强监管职能配置第224-230页
        7.2.1 在政府内监管方面加大赋权第224-225页
        7.2.2 提高政府内监管职能配置的法制化程度第225-226页
        7.2.3 协同提高政府监管职能和服务职能的配置质量第226-230页
    7.3 职能履行优化思路:增强利益赋予与促进协作适度第230-236页
        7.3.1 增强利益赋予第230-233页
        7.3.2 协作和自治的平衡第233-236页
结语第236-239页
附录一:新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有关条文第239-242页
附录二:上海市政府2013年民生实事项目及相关职能分工第242-244页
参考文献第244-250页
后记第250-251页

论文共2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国家形象之建构:一种品牌国家形象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RVM的锂离子电池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