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3 违反管制规范在侵权责任构成中的定位 | 第12-20页 |
3.1 过失概念与违法性概念的厘清 | 第12-14页 |
3.1.1 过失概念的厘清 | 第12-13页 |
3.1.2 违法性概念的厘清 | 第13-14页 |
3.2 违法性与管制规范的违反 | 第14-15页 |
3.3 违反管制规范应定位于过失要件 | 第15-20页 |
3.3.1 过失客观化与违法性不相容 | 第16-17页 |
3.3.2 “行为不法说”是对违法性的否定 | 第17-18页 |
3.3.3 我国《侵权责任法》未采违法性要件 | 第18-20页 |
4 违反管制规范在过失认定中的作用 | 第20-44页 |
4.1 历史流变的考察 | 第20-22页 |
4.1.1 大陆法系的考察 | 第20-21页 |
4.1.2 英美法系的考察 | 第21-22页 |
4.2 过失认定的独立性 | 第22-25页 |
4.2.1 管制规范与侵权法应当接轨汇流 | 第22-23页 |
4.2.2 管制规范上的行为义务不同于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 | 第23-25页 |
4.3 保护性规范的产生与识别 | 第25-30页 |
4.3.1 保护性规范的产生 | 第25-26页 |
4.3.2 保护性规范的识别 | 第26-30页 |
4.4 违反保护性规范在过失认定中的作用 | 第30-41页 |
4.4.1 比较法观察 | 第30-35页 |
4.4.2 违反保护性规范与举证责任减轻 | 第35-39页 |
4.4.3 行为人可反证的范围 | 第39-41页 |
4.5 违反非保护性规范在过失认定中的作用 | 第41-44页 |
4.5.1 比较法观察 | 第41-42页 |
4.5.2 违反非保护性规范与“过失证据” | 第42-44页 |
5 违反管制规范下认定过失的具体思路 | 第44-47页 |
5.1 区分保护性规范与非保护性规范 | 第44页 |
5.2 违反保护性规范下认定过失的具体思路 | 第44-45页 |
5.3 违反非保护性规范下认定过失的具体思路 | 第45-47页 |
6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