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1.1.1 核电发展规划 | 第8页 |
1.1.2 核电技术发展 | 第8-9页 |
1.1.3 核电事故 | 第9-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5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6 理论应用创新点 | 第14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理论概述 | 第15-24页 |
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2.1.1 风险管理 | 第15页 |
2.1.2 质量管理 | 第15页 |
2.1.3 核电厂建造质量管理 | 第15-16页 |
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9页 |
2.2.1 风险管理 | 第16-17页 |
2.2.2 质量管理 | 第17-18页 |
2.2.3 核电厂建造风险管理 | 第18页 |
2.2.4 核电厂建造质量管理 | 第18-19页 |
2.3 本研究理论概述 | 第19-23页 |
2.3.1 质量管理理论 | 第19页 |
2.3.2 质量风险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3.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3.4 系统工程理论 | 第21页 |
2.3.5 因子分析方法理论 | 第21-22页 |
2.3.6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理论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控制体系分析 | 第24-35页 |
3.1 核电发展过程中重大“核安全”事故回顾 | 第24-28页 |
3.2 “核安全”与“核电施工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28页 |
3.3 核电施工质量保证分析及存在问题 | 第28-31页 |
3.3.1 质量保证分析 | 第28-31页 |
3.3.2 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3.4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控制体系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34页 |
3.4.1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体系指标结构 | 第31-32页 |
3.4.2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体系运作模式 | 第32页 |
3.4.3 质量管理风险辨识及分类 | 第32-33页 |
3.4.4 质量管理风险判断及控制措施 | 第33-34页 |
3.4.5 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监测评价体系及预警模型 | 第35-58页 |
4.1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监测评价体系体系构建 | 第35-51页 |
4.1.1 所基于的国家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 | 第35页 |
4.1.2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监测评价体系的作用 | 第35-36页 |
4.1.3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监测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36-38页 |
4.1.4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监测评价体系的组成及内容 | 第38-41页 |
4.1.5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监测评价体系的评价与改进 | 第41-47页 |
4.1.6 核电施工质量管理风险监测评价体系对象、周期及评分标准 | 第47-51页 |
4.2 核电站施工质量管理风险预警模型建立 | 第51-52页 |
4.2.1 质量管理风险因素指标 | 第51-52页 |
4.2.2 质量管理风险判断结果 | 第52页 |
4.3 质量管理风险预警模型建模过程 | 第52-56页 |
4.3.1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权重确定 | 第52-55页 |
4.3.2 质量管理风险预警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第55-56页 |
4.4 质量管理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评价及应对措施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