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带菜的综合利用研究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29页 |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1.2 裙带菜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 第13-29页 |
| 1.2.1 裙带菜概述 | 第13-17页 |
| 1.2.2 岩藻黄素 | 第17-19页 |
| 1.2.3 甘露醇 | 第19-21页 |
| 1.2.4 褐藻糖胶 | 第21-25页 |
| 1.2.5 褐藻酸钠 | 第25-29页 |
| 第二章 岩藻黄素的提取分离研究 | 第29-37页 |
| 2.1 材料和仪器 | 第29页 |
| 2.1.1 材料 | 第29页 |
| 2.1.2 试剂 | 第29页 |
| 2.1.3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 2.2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 2.2.1 岩藻黄素的提取 | 第29页 |
| 2.2.2 岩藻黄素HPLC含量检测 | 第29-30页 |
| 2.2.2.1 色谱条件 | 第29页 |
| 2.2.2.2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29-30页 |
| 2.2.2.3 样品溶液的配置 | 第30页 |
| 2.2.2.4 岩藻黄素提取率分析 | 第30页 |
| 2.2.2.5 岩藻黄素提取率分析 | 第30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5页 |
| 2.3.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第30-31页 |
| 2.3.2 单因素试验 | 第31-33页 |
| 2.3.3 岩藻黄素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 第33-35页 |
| 2.3.4 验证试验 | 第3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甘露醇的提取分离研究 | 第37-44页 |
| 3.1 材料和仪器 | 第37页 |
| 3.1.1 材料 | 第37页 |
| 3.1.2 试剂 | 第37页 |
| 3.1.3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 3.2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 3.2.1 甘露醇提取方法 | 第37页 |
| 3.2.2 甘露醇的纯化方法 | 第37-38页 |
| 3.2.3 甘露醇的测定方法 | 第38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2页 |
| 3.3.1 单因素试验 | 第38-40页 |
| 3.3.2 甘露醇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 第40-42页 |
| 3.3.3 验证试验 | 第42页 |
| 3.3.4 甘露醇的精制 | 第4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褐藻糖胶的提取分离研究 | 第44-51页 |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44页 |
| 4.1.1 材料 | 第44页 |
| 4.1.2 试剂 | 第44页 |
| 4.1.3 实验仪器 | 第44页 |
| 4.2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 4.2.1 褐藻糖胶的提取 | 第44页 |
| 4.2.2 褐藻糖胶的测定方法 | 第44-45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5-49页 |
| 4.3.1 单因素试验 | 第45-47页 |
| 4.3.2 褐藻糖胶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 第47-49页 |
| 4.3.3 验证试验 | 第49页 |
| 4.3.4 超声法和传统水提法的比较 | 第49页 |
| 4.3.5 褐藻糖胶硫酸基的鉴定 | 第49页 |
| 4.4 结论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褐藻酸钠的提取分离研究 | 第51-59页 |
| 5.1 材料和仪器 | 第51页 |
| 5.1.1 材料 | 第51页 |
| 5.1.2 试剂 | 第51页 |
| 5.1.3 仪器 | 第51页 |
| 5.2 试验方法 | 第51-53页 |
| 5.2.1 褐藻酸钠提取方法 | 第51-52页 |
| 5.2.2 海藻酸钠的测定方法 | 第52-53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8页 |
| 5.3.1 单因素试验 | 第53-55页 |
| 5.3.2 褐藻酸钠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 第55-57页 |
| 5.3.3 验证试验 | 第57页 |
| 5.3.4 超声法和传统水提法的比较 | 第57页 |
| 5.3.5 褐藻酸钠产品的质量分析 | 第57-5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