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未得逞”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未得逞犯罪概述 | 第11-20页 |
·我国未得逞犯罪之沿革与立法例 | 第11-13页 |
·相关国家、地区刑事立法例与简要述评 | 第13-20页 |
·大陆法系 | 第14-17页 |
·英美法系 | 第17-18页 |
·苏俄体系 | 第18-20页 |
2.未得逞之判断标准 | 第20-29页 |
·既往观点评说 | 第20-24页 |
·判断标准之新视角——法益实害 | 第24-29页 |
3.未得逞之具体形态 | 第29-44页 |
·结果犯与未得逞 | 第29-37页 |
·基本结果犯与犯罪未得逞 | 第29-32页 |
·加重结果犯与犯罪未得逞 | 第32-37页 |
·行为犯与未得逞 | 第37-40页 |
·行为犯简述 | 第37-39页 |
·行为犯与未得逞 | 第39-40页 |
·危险犯与未得逞 | 第40-44页 |
·对通说的质疑 | 第40-41页 |
·危险犯实质之我见 | 第41-44页 |
4.未得逞之具体界定 | 第44-54页 |
·情节犯、情节加重犯中不存在未得逞 | 第44-46页 |
·数额犯与未得逞 | 第46-52页 |
·数额犯概述 | 第46-49页 |
·数额犯与未得逞 | 第49-50页 |
·数额犯未得逞之具体分析——以盗窃罪为对象 | 第50-52页 |
·不作为犯罪的未得逞问题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