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复杂多工位级进冲压成形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汽车零部件多工位级进冲压应用前景 | 第12-13页 |
1.3 多工位级进冲压成形关键问题及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多工位级进冲压成形关键问题 | 第13-14页 |
1.3.2 多工位级进冲压工艺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多工位级进冲压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汽车车门玻璃导轨结构件冲压工艺设计 | 第19-36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级进模冲压工艺设计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 第20-21页 |
2.3 零件冲压工艺分析 | 第21-28页 |
2.3.1 零件结构分析 | 第22-23页 |
2.3.2 冲压工艺性分析 | 第23-25页 |
2.3.3 毛坯排样及中间形状确定 | 第25-26页 |
2.3.4 一步逆成形分析与坯料逆算 | 第26-28页 |
2.4 冲压工艺方案拟定及排样设计 | 第28-33页 |
2.4.1 载体设计 | 第28-29页 |
2.4.2 确定步距和条料宽度 | 第29-30页 |
2.4.3 工序排样设计 | 第30-33页 |
2.5 模具结构设计 | 第33-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多工位级进冲压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 | 第36-46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板料成形模拟的积分算法选取 | 第36-37页 |
3.3 多工位级进冲压数值模拟关键技术 | 第37-39页 |
3.3.1 网格划分和自适应技术 | 第37-38页 |
3.3.2 屈服准则和材料模型 | 第38-39页 |
3.3.3 接触处理与模具干涉问题 | 第39页 |
3.4 多工位级进冲压成形数值模拟流程 | 第39-42页 |
3.4.1 冲压成形及回弹预测模拟流程 | 第39-41页 |
3.4.2 翻边修边线精确设计模拟流程 | 第41-42页 |
3.5 多工位级进冲压成形数值模拟建模方法比较 | 第42-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导轨结构件级进冲压成形数值模拟 | 第46-63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级进冲压成形多工序有限元数值模拟 | 第46-54页 |
4.2.1 压弯-拉深、整形和翻边成形有限元建模 | 第46-50页 |
4.2.2 级进冲压成形多工序数值模拟结果 | 第50-54页 |
4.3 基于正反向模拟的翻边修边线精确设计 | 第54-58页 |
4.3.1 复杂曲面下翻边展开逆算模型的建立 | 第54-56页 |
4.3.2 基于逆算结果的正向模拟建模 | 第56-57页 |
4.3.3 翻边修边线精确设计模拟结果 | 第57-58页 |
4.4 回弹数值模拟 | 第58-62页 |
4.4.1 回弹分析建模 | 第58-60页 |
4.4.2 回弹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基于数值模拟的成形质量控制研究 | 第63-74页 |
5.1 引言 | 第63页 |
5.2 成形极限图 FLD 的应用 | 第63-65页 |
5.3 载体畸变及控制方法 | 第65-66页 |
5.4 破裂缺陷及控制方法 | 第66-71页 |
5.4.1 拉深破裂及控制 | 第66-69页 |
5.4.2 翻边破裂及控制 | 第69-71页 |
5.5 回弹控制研究 | 第71-7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试验研究 | 第74-88页 |
6.1 引言 | 第74页 |
6.2 汽车车门玻璃导轨结构件多工位级进冲压试验 | 第74-78页 |
6.2.1 冲压试验条件 | 第74-76页 |
6.2.2 试模过程及结果 | 第76-78页 |
6.3 多工序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对比 | 第78-83页 |
6.3.1 模拟结果与实际试模效果对比 | 第78-79页 |
6.3.2 拉深成形后厚度分布对比 | 第79-82页 |
6.3.3 翻边效果对比 | 第82-83页 |
6.4 回弹预测模拟结果与实际对比 | 第83-8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