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释义 | 第14-22页 |
(一) 刑事被害人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6页 |
(二) 刑事被害人权利的基本内容 | 第16-18页 |
(三)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意义 | 第18-22页 |
二、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现状 | 第22-28页 |
(一) 取得的成就 | 第22页 |
(二) 存在的不足 | 第22-28页 |
三、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不力的原因 | 第28-32页 |
(一) 立法的不完善 | 第28-29页 |
(二) 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第29页 |
(三) 诉讼观念的落后 | 第29-30页 |
(四) 被害人救助制度的不健全 | 第30页 |
(五) 执行制度的不规范 | 第30-32页 |
四、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机制的域外考察 | 第32-36页 |
(一) 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法律地位 | 第32-33页 |
(二) 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 | 第33-34页 |
(三) 刑事被害人的社会援助体系 | 第34-36页 |
五、改进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机制的建议 | 第36-49页 |
(一) 健全刑事被害人的基本诉讼权利 | 第36-38页 |
(二) 建立刑事被害人免受“第二次伤害”的机制 | 第38-39页 |
(三) 形成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机制 | 第39-42页 |
(四) 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第42-43页 |
(五) 完备刑事被害人社会援助制度 | 第43-45页 |
(六) 加强刑事附带民事调解工作 | 第45-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