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1-14页 |
1.4.1 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1.4.2 理论指导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8页 |
2.1 对空巢家庭的研究 | 第14-16页 |
2.1.1 空巢家庭的成因研究 | 第14-15页 |
2.1.2 对“空巢”老人现状的研究 | 第15页 |
2.1.3 空巢家庭带来的影响研究 | 第15-16页 |
2.2 对家庭代际支持的研究 | 第16-17页 |
2.2.1 代际支持的影响因素来分析 | 第16-17页 |
2.2.2 代际支持对老年人的影响分析 | 第17页 |
2.3 对“空巢”老人问题的对策研究 | 第17-18页 |
2.4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8页 |
3 北京市家庭结构及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 第18-33页 |
3.1 北京市老年家庭结构现状 | 第18-20页 |
3.2 北京市空巢老人的人口学特征 | 第20-24页 |
3.2.1 老年空巢家庭中老人年龄性别结构 | 第21-22页 |
3.2.2 老年空巢家庭中老人城乡结构 | 第22页 |
3.2.3 空巢家庭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 | 第22-24页 |
3.2.4 空巢家庭中老年人口婚姻状况 | 第24页 |
3.3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口经济收入支持状况 | 第24-27页 |
3.3.1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口经济状况 | 第25-26页 |
3.3.2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口主要收入来源 | 第26-27页 |
3.4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口生活照料状况 | 第27-30页 |
3.4.1 北京市空巢老人健康状况 | 第27-28页 |
3.4.2 北京市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状况 | 第28-30页 |
3.5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口精神慰藉状况 | 第30-33页 |
3.5.1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状况 | 第30-31页 |
3.5.2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口的精神状况 | 第31-32页 |
3.5.3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口的娱乐休闲状况 | 第32-33页 |
4 北京市空巢老人子女代际支持现状分析 | 第33-39页 |
4.1 北京市空巢老人子女经济支持状况 | 第33-35页 |
4.2 北京市空巢老人子女生活照顾支持研究 | 第35-36页 |
4.2.1 生病照料 | 第35-36页 |
4.2.2 日常生活照料 | 第36页 |
4.3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口精神慰藉支持研究 | 第36-39页 |
4.3.1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口的子女孝顺概况 | 第37页 |
4.3.2 空巢老年人口给予子女及孙辈帮助状况 | 第37-38页 |
4.3.3 空巢老年人口交谈的亲属数量 | 第38-39页 |
5 结论与对策 | 第39-45页 |
5.1 结论 | 第39-41页 |
5.1.1 未来的若干年内,我国空巢老年人口的数量将继续增加 | 第39页 |
5.1.2 北京市空巢老人经济收入状况总体良好,对社会养老依赖性强 | 第39-40页 |
5.1.3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口的经济代际互动较少 | 第40页 |
5.1.4 北京市空巢老年人得到的生活照料支持低于非空巢老年人 | 第40-41页 |
5.1.5 空巢老年人口获得的精神慰藉与非空巢老人无显著差别 | 第41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41-44页 |
5.2.1 建设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 第41-42页 |
5.2.2 家庭养老传统不可丢 | 第42-43页 |
5.2.3 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 第43-44页 |
5.2.4 正式社会支持在空巢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支持中应该多发挥作用 | 第44页 |
5.3 研究中不足及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