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通信规程、通信协议论文

冲突保留协议动态虚拟流分配算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附表索引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网络编码的发展及应用第13-15页
        1.2.2 多址技术和多址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17-18页
第2章 网络编码技术与传统冲突访问协议第18-26页
    2.1 网络编码基本概念及分类第18-23页
        2.1.1 非环状数字网络编码理论简介第19-21页
        2.1.2 模拟网络编码概念和原理第21-23页
    2.2 传统多路访问协议介绍第23-24页
    2.3 冲突处理协议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CRMA 冲突保留协议分析第26-36页
    3.1 CRMA 思想概述第26-27页
    3.2 CRMA 协议分析第27-33页
        3.2.1 信道使用标志第28页
        3.2.2 信道使用标志建立第28-29页
        3.2.3 编码和解码传输第29-31页
        3.2.4 控制解码失败第31页
        3.2.5 处理冲突中 OFDM 信号未对齐问题第31-33页
    3.3 虚拟流技术与流分配限制第33-35页
        3.3.1 虚拟流技术第33-34页
        3.3.2 限制传输的流数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先到先服务动态虚拟流分配算法第36-44页
    4.1 冲突保留协议虚拟流技术问题分析第36-38页
    4.2 先到先服务动态虚拟流分配算法设计第38-39页
    4.3 先到先服务动态虚拟流分配算法伪代码第39-40页
    4.4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40-43页
        4.4.1 解码成功率第41-42页
        4.4.2 吞吐量对比第42-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5章 最小流优先动态虚拟流分配算法第44-51页
    5.1 网络流特点分析第44页
    5.2 最小流优先动态虚拟流分配算法设计第44-46页
    5.3 最小流优先动态虚拟流分配伪代码第46-47页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7-49页
        5.4.1 解码成功率第47-48页
        5.4.2 吞吐量对比第48-49页
    5.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总结与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MSCs移植对兔颈上交感神经节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林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