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 植物磷素营养 | 第12-13页 |
1.1 磷素的重要性 | 第12页 |
1.2 缺磷胁迫对大豆的影响 | 第12-13页 |
2 植物磷转运蛋白Pht1家族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3 豆科植物的结瘤固氮 | 第14-25页 |
3.1 豆科植物 | 第15-18页 |
3.2 根瘤菌 | 第18页 |
3.3 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 | 第18-25页 |
4 缺磷胁迫对豆科植物结瘤及固氮的影响 | 第25-28页 |
第二章 OsPt6基因过表达对菜用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8-36页 |
1 材料方法 | 第29-31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2.1 转OsPT6基因菜用大豆植株的确认 | 第31-32页 |
2.2 生长发育指标的比较 | 第32-34页 |
3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OsPT6基因过表达对低磷条件下菜用大豆光合速率和磷素营养的影响 | 第36-42页 |
1 材料方法 | 第37-38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37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0页 |
2.1 植株光合作用比较 | 第38-39页 |
2.2 有效磷含量的比较 | 第39-40页 |
2.3 总磷含量的比较 | 第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OsPT6基因过表达对菜用大豆在低磷条件下结瘤固氮的影响 | 第42-54页 |
1 材料方法 | 第43-46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51页 |
2.1 豆血红蛋白含量的比较 | 第46页 |
2.2 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比较 | 第46-47页 |
2.3 菜用大豆根瘤数量 | 第47-48页 |
2.4 全氮含量的比较 | 第48-49页 |
2.5 相关性分析 | 第49-50页 |
2.6 转基因和NT植株结瘤及固氮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比较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4页 |
全文结论 | 第54-56页 |
创新之处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