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1.2.1 色域映射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色域映射算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颜色复制及色域可视化技术研究 | 第15-31页 |
2.1 颜色复制技术 | 第15-17页 |
2.1.1 色彩管理流程 | 第15页 |
2.1.2 ICC色彩管理 | 第15-17页 |
2.2 颜色空间 | 第17-21页 |
2.2.1 CIE 1931 XYZ | 第17-19页 |
2.2.2 CIE 1976 L~*a~*b~*(CIELAB) | 第19-20页 |
2.2.3 CIECAM | 第20-21页 |
2.2.4 LAB2000HL | 第21页 |
2.3 色域可视化技术研究 | 第21-31页 |
2.3.1 凸壳算法 | 第21-23页 |
2.3.2 改进凸壳算法 | 第23-24页 |
2.3.3 分区最大化算法 | 第24-28页 |
2.3.4 非均匀分区算法 | 第28-31页 |
第3章 色域映射算法理论研究 | 第31-51页 |
3.1 色域映射算法关键技术分析 | 第31-39页 |
3.1.1 色域映射算法目标 | 第31-33页 |
3.1.2 色域映射算法映射方案分析 | 第33-39页 |
3.2 逐点色域映射算法分析及研究 | 第39-43页 |
3.2.1 HPMinDE | 第39-40页 |
3.2.2 SGCK | 第40-43页 |
3.3 空间色域映射算法分析及研究 | 第43-45页 |
3.3.1 补偿类算法 | 第43-44页 |
3.3.2 优化类算法 | 第44-45页 |
3.4 基于非均匀分区的色域映射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45-51页 |
3.4.1 非均匀分区算法与分区最大化算法比较 | 第45-48页 |
3.4.2 基于非均匀分区算法的色域映射算法 | 第48-51页 |
第4章 色域映射算法评价方法研究 | 第51-62页 |
4.1 心理物理实验评价方法 | 第51-53页 |
4.2 图像质量评价模型 | 第53-58页 |
4.2.1 S-CIELAB | 第53-54页 |
4.2.2 SSIM | 第54-56页 |
4.2.3 MSSIM | 第56页 |
4.2.4 CID | 第56-58页 |
4.3 实验分析及结果 | 第58-60页 |
4.3.1 色域映射失真图像库 | 第58-59页 |
4.3.2 验证方法 | 第59页 |
4.3.3 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59-60页 |
4.4 基于非均匀分区色域映射算法的评价 | 第60-62页 |
4.4.1 主观评价 | 第60-61页 |
4.4.2 客观评价 | 第61-62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2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62-63页 |
5.3 论文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A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