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1.1 概述 | 第12-13页 |
| 1.2 脑电信号概述 | 第13-15页 |
| 1.3 癫痫脑电信号 | 第15-16页 |
| 1.4 癫痫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一般流程 | 第16-18页 |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S变换 | 第20-29页 |
| 2.1 脑电信号的时频分析 | 第20-24页 |
| 2.1.1 概述 | 第20页 |
| 2.1.2 短时傅里叶变换 | 第20-22页 |
| 2.1.3 小波变换 | 第22-23页 |
| 2.1.4 Wigner-Ville分布 | 第23-24页 |
| 2.2 S变换原理及应用 | 第24-27页 |
| 2.3 S变换与其它时频分析方法的对比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脑电信号的特征分析 | 第29-33页 |
| 3.1 概述 | 第29-30页 |
| 3.2 奇异值分解法 | 第30-33页 |
| 3.2.1 奇异值分解的原理及应用 | 第30-32页 |
| 3.2.2 奇异值特征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癫痫检测的分类方法 | 第33-46页 |
| 4.1 支持向量机 | 第33-39页 |
| 4.1.1 线性支持向量机 | 第34-37页 |
| 4.1.2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 | 第37-39页 |
| 4.2 Boosting算法 | 第39-42页 |
| 4.2.1 Boosting算法原理 | 第39-40页 |
| 4.2.2 Gradient Boosting算法 | 第40-42页 |
| 4.3 线性判别分析 | 第42-46页 |
| 4.3.1 Fisher线性判别分析 | 第42-44页 |
| 4.3.2 贝叶斯线性判别分析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本文实验方法与结果 | 第46-55页 |
| 5.1 实验数据 | 第46-47页 |
| 5.2 数据处理 | 第47-50页 |
| 5.2.1 S变换预处理与奇异值特征提取 | 第47-48页 |
| 5.2.2 分类及后处理 | 第48-50页 |
| 5.3 实验结果 | 第50-53页 |
| 5.4 分析与讨论 | 第53-5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6.1 结论 | 第55页 |
| 6.2 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第64-65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