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水质监测论文

一种用于测定环境水体中化学耗氧量的湿化学氧化消解新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35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测定化学耗氧量的标准方法第16-19页
    1.3 测定化学耗氧量标准方法的改进第19-26页
        1.3.1 水样消解方法的改进第19-23页
            1.3.1.1 回流消解法第19-20页
            1.3.1.2 密封消解法第20-21页
            1.3.1.3 微波辅助消解法第21-22页
            1.3.1.4 超声波辅助消解法第22-23页
        1.3.2 化学消解氧化剂的选择第23-24页
        1.3.3 化学消解反应类型的研究第24-25页
        1.3.4 化学消解催化剂的研究第25-26页
    1.4 测定化学耗氧量的仪器分析新方法简介第26-33页
        1.4.1 化学发光法第26-27页
        1.4.2 流动注射法第27-28页
        1.4.3 电化学法第28-30页
        1.4.4 光催化法第30-31页
        1.4.5 光电催化氧化法第31-32页
        1.4.6 间接光谱定量法第32-33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学术创新点第33-35页
第二章 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消解法准确测定饮用水样的化学耗氧量第35-51页
    2.1. 引言第35-37页
    2.2. 实验部分第37-40页
        2.2.1 实验试剂第37-38页
        2.2.2 实验仪器第38页
        2.2.3 实验步骤第38-39页
        2.2.4 计算公式第39-4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0-50页
        2.3.1 消解反应总时间的优化第40-41页
        2.3.2 加入消解催化剂量的优化选择第41-43页
        2.3.3 消解体系酸、碱度的优化第43-44页
        2.3.4 样品中共存氯离子的干扰作用第44-45页
        2.3.5 实验方法的验证第45-47页
        2.3.6 实际水样分析第47-49页
        2.3.7 与国家标准COD_(Mn)测定结果的比较第49-50页
    2.4. 结论第50-51页
第三章 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消解法测定含亚甲基蓝模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第51-64页
    3.1 引言第51-52页
    3.2 实验部分第52-54页
        3.2.1 实验试剂第52-53页
        3.2.2 实验仪器第53页
        3.2.3 实验步骤第53-54页
        3.2.4 计算公式第5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3.3.1 碱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第54-58页
            3.3.1.1 氢氧化钠用量的确定第54-55页
            3.3.1.2 硫酸锰用量的确定第55-56页
            3.3.1.3 过硫酸钾用量的确定第56-57页
            3.3.1.4 碱性消解时间的优化第57-58页
        3.3.2 酸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第58-61页
            3.3.2.1 硫酸用量的确定第58-59页
            3.3.2.2 重铬酸钾用量的确定第59页
            3.3.2.3 硫酸铜和硫酸银用量的确定第59-60页
            3.3.2.4 酸性消解时间的优化第60-61页
        3.3.3 对三种含吩噻嗪类物质模拟水样的COD值测定第61-62页
        3.3.4 亚甲基蓝水样COD值随光电催化降解反应的实时检测第62-63页
    3.4 结论第63-64页
第四章 用多步湿化学氧化消解法测定几种含有机物模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第64-77页
    4.1 引言第64-65页
    4.2 实验部分第65-66页
        4.2.1 实验试剂第65页
        4.2.2 实验仪器第65页
        4.2.3 实验步骤第65-66页
        4.2.4 计算公式第6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6-75页
        4.3.1 碱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6-70页
            4.3.1.1 氢氧化钠用量的确定第66-67页
            4.3.1.2 硫酸锰用量的确定第67-68页
            4.3.1.3 过硫酸钾用量的确定第68-69页
            4.3.1.4 碱性消解时间的优化第69-70页
        4.3.2 酸性消解过程中实验条件的优化第70-73页
            4.3.2.1 硫酸用量的确定第70-71页
            4.3.2.2 重铬酸钾用量的确定第71页
            4.3.2.3 硫酸铜和硫酸银用量的确定第71-72页
            4.3.2.4 酸性消解时间的优化第72-73页
        4.3.3 几种含小分子醇模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测定第73-74页
        4.3.4 几种含碳水化合物模拟水样的化学耗氧量测定第74-75页
    4.4 结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9页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催化下磷酸嘧啶酯参与的C-C/C-N/C-S偶联反应研究
下一篇:微/纳米结构TiO2及其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