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集输管道CO2腐蚀规律和预测模型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CO_2腐蚀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CO_2腐蚀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现有的CO_2腐蚀预测模型简介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CO_2腐蚀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36页 |
| ·油田管道腐蚀特点简介 | 第16-19页 |
| ·集输管道的腐蚀 | 第16-18页 |
| ·油井的腐蚀 | 第18-19页 |
| ·CO_2的物理性质 | 第19页 |
| ·CO_2的腐蚀类型介绍 | 第19-20页 |
| ·CO_2腐蚀程度的分级 | 第20-21页 |
| ·CO_2腐蚀机理 | 第21-22页 |
| ·CO_2腐蚀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2-30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 ·CO_2分压 | 第23-24页 |
| ·pH 值 | 第24-26页 |
| ·溶液成分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流速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合金成分的影响 | 第28-29页 |
| ·CO_2腐蚀产物膜 | 第29-30页 |
| ·局部腐蚀 | 第30-35页 |
| ·应力腐蚀破裂(SCC) | 第30-32页 |
| ·小孔腐蚀 | 第32-33页 |
| ·其他类型的局部腐蚀 | 第33-35页 |
| ·常用的防腐措施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CO_2腐蚀室内实验研究 | 第36-42页 |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6页 |
| ·实验试剂 | 第36-37页 |
| ·挂片法 | 第37-38页 |
| ·实验原理 | 第37页 |
| ·实验步骤 | 第37-38页 |
| ·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 ·温度对CO_2腐蚀速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CO_2分压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Cl-浓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第40页 |
| ·pH 值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综合腐蚀分析和CO_2腐蚀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2-60页 |
| ·综合腐蚀因素分析 | 第42-48页 |
| ·CO_2和H_2S 腐蚀 | 第42-44页 |
| ·SRB 细菌腐蚀 | 第44-47页 |
| ·矿化度对CO_2腐蚀的影响 | 第47-48页 |
| ·综合腐蚀防护 | 第48页 |
| ·CO_2腐蚀预测模型 | 第48-54页 |
| ·温度常数Kt | 第49-52页 |
| ·逸度 | 第52页 |
| ·管壁切应力 | 第52-53页 |
| ·pH 值和温度之间的复杂函数 | 第53-54页 |
| ·CO_2腐蚀预测模型的改进 | 第54-59页 |
| ·粗糙度 | 第54-55页 |
| ·粘度 | 第55-57页 |
| ·模型公式改进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腐蚀预测软件设计与编制 | 第60-73页 |
| ·总体框架设计 | 第60-62页 |
| ·总体结构 | 第60页 |
| ·综合腐蚀模块 | 第60-61页 |
| ·CO_2腐蚀预测模块 | 第61页 |
| ·程序框图 | 第61-62页 |
| ·软件环境 | 第62-63页 |
| ·软件界面一览 | 第63-64页 |
| ·模型测试 | 第64-72页 |
| ·综合腐蚀分析 | 第64-65页 |
| ·CO_2腐蚀预测模型测试 | 第65-68页 |
| ·模型比较 | 第68-71页 |
| ·实验室结果和SDcorr 软件预测结果比较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