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病毒查杀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通用技术研究 | 第15-20页 |
2.1 应用层行为监控技术 | 第15页 |
2.2 内核层行为监控技术 | 第15-18页 |
2.2.1 SSDT和SHADOW SSDT技术介绍 | 第16-18页 |
2.3 文件过滤驱动研究 | 第18-19页 |
2.3.1 sfilter框架介绍 | 第18-19页 |
2.3.2 minifilter框架介绍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病毒程序特征分类 | 第20-31页 |
3.1 恶意程序的行为特性研究与总结 | 第20-29页 |
3.1.1 注册表行为特征分析 | 第21-25页 |
3.1.2 文件行为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3.1.3 网络行为特征分析 | 第27页 |
3.1.4 进程行为特征分析 | 第27-28页 |
3.1.5 UI行为特征分析 | 第28-29页 |
3.2 病毒程序静态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3.2.1 静态分析特征字符串提取 | 第29页 |
3.2.2 静态分析导入表提取 | 第29-30页 |
3.2.3 静态分析壳信息提取 | 第3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恶意程序仿真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31-68页 |
4.1 需求分析 | 第31页 |
4.2 病毒程序自动化鉴定平台框架设计 | 第31-35页 |
4.2.1 病毒程序自动化鉴定平台的逻辑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4.2.2 工程架构设计 | 第34-35页 |
4.3 应用层监控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35-39页 |
4.3.1 应用层监控结构设计 | 第35-37页 |
4.3.2 应用层监控的处理流程 | 第37-39页 |
4.4 内核行为监测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39-52页 |
4.4.1 进程操作行为监控 | 第41-43页 |
4.4.2 注册表类信息的监测 | 第43-46页 |
4.4.3 文件操作行为监控 | 第46-49页 |
4.4.4 网络操作行为监控 | 第49-52页 |
4.5 应用层行为检测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2-59页 |
4.5.1 内核层与应用层数据交互 | 第52-53页 |
4.5.2 应用层数据接收 | 第53-54页 |
4.5.3 程序行为关联分析模块 | 第54-59页 |
4.6 病毒程序鉴定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59-62页 |
4.6.1 病毒行为鉴定规则和权值提取 | 第59-60页 |
4.6.2 病毒程序鉴定模块 | 第60-62页 |
4.7 系统类及关键函数设计与实现 | 第62-67页 |
4.7.1 关键类设计与实现 | 第62-63页 |
4.7.2 系统主函数介绍 | 第63-6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5.1 实验环境 | 第68页 |
5.2 实验步骤 | 第68-69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71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