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nAGNPS模型的赵王河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项目支持—研究课题来源 | 第11页 |
·非点源污染概述 | 第11-14页 |
·非点源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 第11-12页 |
·非点源污染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 第12-13页 |
·非点源污染的类型 | 第13-14页 |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形成过程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第19-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赵王河流域概况 | 第20-24页 |
·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第20-21页 |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地势地形 | 第20-21页 |
·气候 | 第21页 |
·赵王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调查 | 第21-24页 |
3 非点源污染模型AnnAGNPS | 第24-35页 |
·AnnAGNPS模型简介 | 第24-25页 |
·模型结构 | 第25-27页 |
·数据输入模块 | 第25-27页 |
·模拟计算模块 | 第27页 |
·污染负荷输出模块 | 第27页 |
·模型机理 | 第27-33页 |
·水文子模型 | 第28-31页 |
·土壤侵蚀子模型 | 第31页 |
·污染质迁移子模型 | 第31-33页 |
·模型主要输入参数 | 第33-35页 |
4 AnnAGNPS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35-48页 |
·流域地理参数的获取 | 第35-37页 |
·土壤、土地利用数据及参数提取 | 第37-41页 |
·土壤质地转换 | 第37-38页 |
·土壤容重、有效田间持水量等的估算 | 第38-39页 |
·土壤水文分组 | 第39页 |
·土壤氮磷养分含量的确定 | 第39-40页 |
·土壤侵蚀性因子K的确定 | 第40-41页 |
·气象数据库的建立 | 第41-44页 |
·辐射日值估算 | 第41-43页 |
·降雨侵蚀力R的确定 | 第43-44页 |
·作物参数的来源与确定 | 第44-45页 |
·化肥参数的来源与确定 | 第45-46页 |
·其它重要因子的确定 | 第46-48页 |
·径流曲线(CN) | 第46-47页 |
·流域曼宁粗糙系数n的确定 | 第47-48页 |
5 赵王河流域氮磷污染负荷模拟研究 | 第48-58页 |
·模型的校准 | 第48-50页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0-58页 |
·非点源污染负荷时间分布 | 第50-53页 |
·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 | 第53-58页 |
6 流域非点源污染管理措施的模拟分析 | 第58-62页 |
·流域管理措施设计模拟 | 第58-59页 |
·流域管理措施设计 | 第58-59页 |
·流域管理措施效果评价 | 第59页 |
·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建议 | 第59-62页 |
·政策措施 | 第60页 |
·控制污染源 | 第60-61页 |
·控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 第61-62页 |
7 结论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页 |
·存在问题及未来设想 | 第62-64页 |
·存在问题 | 第62-63页 |
·未来设想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