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13页 |
| 1.2 实验药物 | 第13页 |
| 1.3 实验试剂 | 第13-14页 |
| 1.4 仪器设备 | 第14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14-21页 |
| 2.1 动物饲养条件及分组 | 第14-15页 |
| 2.2 动物模型的制作 | 第15页 |
| 2.3 给药方法 | 第15页 |
| 2.4 症状体征的观察 | 第15-16页 |
| 2.5 取材 | 第16页 |
| 2.6 大鼠精子浓度和活力的测定 | 第16页 |
| 2.7 大鼠睾丸组织及附睾精子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的测定 | 第16-21页 |
| 3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21页 |
| 4 实验结果 | 第21-26页 |
| 4.1 各组大鼠症状体征观察结果 | 第21页 |
| 4.2 对各组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第21-23页 |
| 4.3 对各组大鼠精子浓度及活动率的影响 | 第23页 |
| 4.4 对各组大鼠睾丸组织及附睾精子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 第23-24页 |
| 4.5 对各组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结构的影响 | 第24-26页 |
| 5 讨论 | 第26-57页 |
| 5.1 现代医学对男性不育症的研究 | 第26-34页 |
| 5.2 中医学对少弱精子症的认识 | 第34-47页 |
| 5.3 健脾益肾兼清热化湿活血法治疗男性不育症 | 第47-48页 |
| 5.4 强精煎的方解和作用机制 | 第48-53页 |
| 5.5 选用黄精赞育胶囊作为标准对照的说明 | 第53-54页 |
| 5.6 奥硝唑(ORN)建立大鼠少弱精子症模型 | 第54页 |
| 5.7 Na~+-K~+-ATP酶、Ca~(2+) -ATP酶与男性不育 | 第54-57页 |
| 6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 6.1 对各组大鼠症状体征观察结果的分析 | 第57页 |
| 6.2 对各组大鼠脏器系数的分析 | 第57-58页 |
| 6.3 对各组大鼠精子浓度及活动率的分析 | 第58页 |
| 6.4 对各组大鼠睾丸组织及附睾精子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影响的分析 | 第58-59页 |
| 6.5 对各组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结构影响的分析 | 第59页 |
| 7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72页 |
| 缩略词表 | 第72-74页 |
| 综述 Na~+-K~+-ATP 酶及 Ca~(2+)-ATP 酶与男性不育症关系的研究概况 | 第74-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