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我国内幕交易行为刑法规制的不足与缺陷 | 第11-16页 |
(一) 我国内幕交易行为犯罪构成之不足 | 第11-14页 |
1. 内幕信息之“重要性”判定标准有遗漏 | 第11-12页 |
2. “内幕信息形成之时”界定存疑 | 第12-13页 |
3. “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认定范围过宽 | 第13页 |
4. “利用内幕信息”应否作为犯罪客观要件有争议 | 第13-14页 |
(二) 我国内幕交易罪刑事处罚规定之缺陷 | 第14-16页 |
1. 罚金刑的“违法所得”标准涵盖不全面 | 第14页 |
2. 不同类型的内幕人处罚方式无区分 | 第14-15页 |
3. 单位与自然人自由刑规定不相协调 | 第15页 |
4. 刑罚处罚方式固化单一 | 第15-16页 |
二、内幕交易行为刑法规制的域外比较 | 第16-23页 |
(一) 域外内幕信息之界定 | 第16-18页 |
1. 美国法律对内幕信息的界定 | 第16-17页 |
2. 日本法律对内幕信息的界定 | 第17页 |
3. 中外内幕信息界定之比较 | 第17-18页 |
(二) 域外内幕交易主体之界定 | 第18-20页 |
1. 美国法律对内幕人的分类 | 第18页 |
2. 日本法律对内幕人的分类 | 第18-19页 |
3. 中外内幕交易人界定之比较 | 第19-20页 |
(三) 域外内幕交易行为方式之认定 | 第20-21页 |
1. 美国对“利用内幕信息”行为的认定 | 第20-21页 |
2. 日本对“利用内幕信息”行为的认定 | 第21页 |
3. 中外“利用内幕信息”行为认定之比较 | 第21页 |
(四) 域外内幕交易罪刑事处罚之规定 | 第21-23页 |
1. 美国对内幕交易罪刑事处罚的规定 | 第21-22页 |
2. 日本对内幕交易罪刑事处罚的规定 | 第22页 |
3. 中外内幕交易罪刑事处罚规定之比较 | 第22-23页 |
三、我国内幕交易行为刑法规制的立法建言 | 第23-27页 |
(一) 我国内幕交易行为犯罪构成的完善 | 第23-25页 |
1. 内幕信息之“重要性”采主客观标准相结合的认定模式 | 第23页 |
2. “内幕信息形成时”分一般情况与特殊情况区别判定 | 第23-24页 |
3. “非法获取内幕信息人员”主体界定以非法故意为标准 | 第24页 |
4. 不以“利用内幕信息”为客观要件,采举证责任倒置方法 | 第24-25页 |
(二) 我国内幕交易行为刑事处罚的完善 | 第25-27页 |
1. 扩大解释或者修订罚金刑的“违法所得”标准 | 第25页 |
2. 区分不同内幕交易主体刑罚处罚方式 | 第25-26页 |
3. 区分情节规定单位主体犯本罪的自由刑幅度 | 第26页 |
4. 增设“禁止从业”的资格刑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