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的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二、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概述及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一)民事公益诉讼概述 | 第13-15页 |
1. 公共利益的概念 | 第13-14页 |
2. 民事公益诉讼概念和特征 | 第14-15页 |
(二)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立法现状分析 | 第15-17页 |
1. 立法规定的原告资格 | 第15-16页 |
2. 未赋予自然人原告资格的原因 | 第16-17页 |
(三)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实践现状分析 | 第17-18页 |
三、赋予自然人原告资格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18-24页 |
(一)赋予自然人原告资格的必要性 | 第18-21页 |
1. 现行原告资格的局限性 | 第18-19页 |
2. 保护公共利益的内在要求 | 第19页 |
3. 赋予自然人原告资格的优势 | 第19-21页 |
(二)赋予自然人原告资格的可行性 | 第21-24页 |
1. 赋予自然人原告资格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 赋予自然人原告资格的法律基础 | 第22页 |
3. 赋予自然人原告资格的社会基础 | 第22-24页 |
四、域外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比较研究 | 第24-29页 |
(一)未赋予自然人原告资格的国家 | 第24-25页 |
1. 德国 | 第24页 |
2. 法国 | 第24-25页 |
3. 小结 | 第25页 |
(二)赋予自然人原告资格的国家 | 第25-27页 |
1. 美国 | 第25-26页 |
2. 英国 | 第26页 |
3. 印度 | 第26-27页 |
(三)比较分析及经验启示 | 第27-29页 |
1. 比较分析 | 第27-28页 |
2. 经验启示 | 第28-29页 |
五、赋予自然人原告资格的制度构建 | 第29-33页 |
(一)确立自然人原告资格的设计 | 第29-31页 |
1. 自然人作为原告的起诉范围 | 第29页 |
2. 自然人作为原告的起诉方式 | 第29-30页 |
3. 自然人作为原告的审理方式 | 第30-31页 |
(二)自然人作为原告的制度保障 | 第31-33页 |
1. 建立诉讼费用制度 | 第31页 |
2. 建立公益基金制度 | 第31-32页 |
3. 建立胜诉奖励制度 | 第32页 |
4. 建立公益法律援助制度 | 第32页 |
5. 建立限制滥诉的制度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