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内容架构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内容框架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一)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二) 本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理论回顾 | 第17-22页 |
一、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理论 | 第17-19页 |
(一) 蒙代尔贸易替代理论 | 第17页 |
(二) 小岛清贸易互补理论 | 第17-18页 |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8-19页 |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9页 |
二、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传导机制理论 | 第19-21页 |
(一) 出口引致效应 | 第20页 |
(二) 出口替代效应 | 第20页 |
(三) 反向进口效应 | 第20-21页 |
(四) 进口转移效应 | 第21页 |
三、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直接投资与贸易的现状 | 第22-35页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 第22-24页 |
(一)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背景 | 第22页 |
(二) “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内涵 | 第22-23页 |
(三)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 | 第23-24页 |
二、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直接投资的现状 | 第24-30页 |
(一) 总量规模相对较小,投资增速快 | 第24-25页 |
(二) 投资对象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 第25页 |
(三) 投资相对集中于周边国家(地区) | 第25-26页 |
(四) 各区间投资增速呈现不平衡 | 第26-29页 |
(五) 投资呈现行业多元化、空间差异化趋势 | 第29-30页 |
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贸易的现状 | 第30-35页 |
(一) 在双方对外贸易中比重日益提高 | 第30-31页 |
(二) 贸易规模、增速存在区域差异 | 第31-33页 |
(三) 贸易结构不断完善,重点突出 | 第33-34页 |
(四) 双方贸易合作不断加深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实证分析 | 第35-45页 |
一、理论假设及变量选择 | 第35-37页 |
(一) 理论假设 | 第35页 |
(二) 变量选择 | 第35-37页 |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7-38页 |
(一) 数据来源 | 第37-38页 |
(二)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三、模型构建 | 第38-39页 |
四、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一) 总样本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二) 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影响因素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五、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5-49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45-46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46-49页 |
(一) 加强宏观战略引导,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布局合理化 | 第46-47页 |
(二) 立足于重点领域,因地制宜的发展区域合作 | 第47页 |
(三) 深化双边战略合作,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 | 第47-48页 |
(四) 以优势产业为龙头,带动中国制造业“走出去”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