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柠檬醛生物活性研究 | 第11-13页 |
1.1.1 柠檬醛的杀菌、抑菌活性 | 第11-12页 |
1.1.2 柠檬醛对昆虫的引诱、驱避活性 | 第12页 |
1.1.3 柠檬醛的其它方面生物活性 | 第12-13页 |
1.2 柠檬醛衍生物的研究概况 | 第13-16页 |
1.2.1 柠檬醛衍生物的合成 | 第13-15页 |
1.2.2 柠檬醛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第15-16页 |
1.3 植物病原菌简介 | 第16-20页 |
1.3.1 辣椒疫病菌 | 第16-17页 |
1.3.2 莴苣菌核病菌 | 第17页 |
1.3.3 枇杷炭疽病菌 | 第17-18页 |
1.3.4 西瓜枯萎病菌 | 第18-19页 |
1.3.5 油茶炭疽病菌 | 第19页 |
1.3.6 水稻纹枯病菌 | 第19-20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对蔬菜类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22-43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2.2.1 供试植物病原菌 | 第22页 |
2.2.2 天然柠檬醛酯类化合物药液的配制 | 第22页 |
2.2.3 天然柠檬醛醇类化合物药液的配制 | 第22-23页 |
2.2.4 广谱杀菌农药药液的配制 | 第23页 |
2.2.5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2.2.6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4页 |
2.2.7 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24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4-41页 |
2.3.1 天然柠檬醛酯类化合物对辣椒疫病菌和莴苣菌核的抑制效果 | 第24-29页 |
2.3.2 天然柠檬醛醇类化合物对辣椒疫病菌和莴苣菌核的抑制效果 | 第29-31页 |
2.3.3 广谱杀菌农药对辣椒疫病菌和莴苣菌核的抑制效果 | 第31-38页 |
2.3.4 天然柠檬醛酯类对辣椒疫病菌和莴苣菌核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8-39页 |
2.3.5 天然柠檬醛醇类对辣椒疫病菌和莴苣菌核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9-40页 |
2.3.6 广谱杀菌农药对辣椒疫病菌和莴苣菌核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对水果类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43-63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3-44页 |
3.2.1 供试植物病原菌 | 第43页 |
3.2.2 天然柠檬醛酯类化合物药液的配制 | 第43页 |
3.2.3 天然柠檬醛醇类化合物药液的配制 | 第43页 |
3.2.4 广谱杀菌农药药液的配制 | 第43-44页 |
3.2.5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 第44页 |
3.2.6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4页 |
3.2.7 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4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4-61页 |
3.3.1 天然柠檬醛酯类化合物对枇杷炭疽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 | 第44-49页 |
3.3.2 天然柠檬醛醇类化合物对枇杷炭疽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 | 第49-51页 |
3.3.3 广谱杀菌农药对枇杷炭疽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 | 第51-58页 |
3.3.4 天然柠檬醛酯类对枇杷炭疽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58-59页 |
3.3.5 天然柠檬醛醇类对枇杷炭疽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59-60页 |
3.3.6 广谱杀菌农药对枇杷炭疽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60-61页 |
3.4 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对经济树种类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63-74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63-64页 |
4.2.1 供试植物病原菌 | 第63页 |
4.2.2 天然柠檬醛酯类化合物药液的配制 | 第63页 |
4.2.3 天然柠檬醛醇类化合物药液的配制 | 第63页 |
4.2.4 广谱杀菌农药药液的配制 | 第63-64页 |
4.2.5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 第64页 |
4.2.6 数据分析方法 | 第64页 |
4.2.7 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6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64-73页 |
4.3.1 天然柠檬醛酯类化合物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 | 第64-67页 |
4.3.2 天然柠檬醛醇类化合物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 | 第67-68页 |
4.3.3 广谱杀菌农药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 | 第68-71页 |
4.3.4 天然柠檬醛酯类对油茶炭疽病菌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71页 |
4.3.5 天然柠檬醛醇类对油茶炭疽病菌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71-72页 |
4.3.6 广谱杀菌农药对油茶炭疽病菌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72-73页 |
4.4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对粮食作物类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74-85页 |
5.1 引言 | 第74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74-75页 |
5.2.1 供试植物病原菌 | 第74页 |
5.2.2 天然柠檬醛酯类化合物药液的配制 | 第74页 |
5.2.3 天然柠檬醛醇类化合物药液的配制 | 第74页 |
5.2.4 广谱杀菌农药药液的配制 | 第74-75页 |
5.2.5 抑菌活性测定方法 | 第75页 |
5.2.6 数据分析方法 | 第75页 |
5.2.7 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75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75-84页 |
5.3.1 天然柠檬醛酯类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 | 第75-78页 |
5.3.2 天然柠檬醛醇类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 | 第78-79页 |
5.3.3 广谱杀菌农药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 | 第79-82页 |
5.3.4 天然柠檬醛酯类对水稻纹枯病菌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82页 |
5.3.5 天然柠檬醛醇类对水稻纹枯病菌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82-83页 |
5.3.6 广谱杀菌农药对水稻纹枯病菌毒力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83-84页 |
5.4 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5-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