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各种金属及合金的腐蚀、防腐与表面处理论文

高能喷丸对15CrMo钢表面化学转化膜特性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2 钢铁材料表面转化膜的研究概况第16-22页
        1.2.1 氧化膜第16-18页
        1.2.2 传统化学磷化膜第18-20页
        1.2.3 电场加速磷化第20-21页
        1.2.4 磷化膜后续处理第21-22页
    1.3 表面纳米化技术概要第22-24页
        1.3.1 表面纳米化的制备方法及基本原理第22-23页
        1.3.2 表面纳米化技术的应用第23-24页
    1.4 本文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5-39页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5-27页
        2.1.1 试验材料第25页
        2.1.2 实验试剂第25-27页
        2.1.3 实验仪器第27页
    2.2 转化膜的制备流程第27-34页
        2.2.1 标准试样的表面处理第29-30页
        2.2.2 转化膜制备前的预处理第30-31页
        2.2.3 转化膜的制备第31-34页
    2.3 转化膜层的性能检测第34-39页
        2.3.1 转化膜的微观形貌及成分分析第34-35页
        2.3.2 转化膜的厚度测量第35页
        2.3.3 转化膜的耐蚀性测试第35-36页
        2.3.4 转化膜的涂装性测试第36-39页
第三章 高能喷丸对15CrMo钢组织的影响第39-43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高能喷丸对15CrMo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第39-42页
        3.2.1 高能喷丸对15CrMo钢表面金相组织的影响第39-40页
        3.2.2 高能喷丸对15CrMo钢表面X射线衍射的影响第40-41页
        3.2.3 高能喷丸对15CrMo钢表面SEM形貌的影响第41-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高能喷丸对15CrMo钢表面化学磷化膜特性影响第43-57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15CrMo钢表面化学磷化工艺的优化第43-46页
    4.3 高能喷丸对化学磷化膜特性的影响第46-52页
        4.3.1 高能喷丸前后化学磷化膜形貌第46-47页
        4.3.2 高能喷丸前后化学磷化膜成分第47-49页
        4.3.3 高能喷丸前后化学磷化膜厚度第49-50页
        4.3.4 高能喷丸前后化学磷化膜耐蚀性第50-52页
    4.4 高能喷丸前后化学磷化膜的涂装性能第52-56页
        4.4.1 复合涂层外观第52页
        4.4.2 涂层试样横截面金相第52-53页
        4.4.3 复合涂层附着力第53-54页
        4.4.4 复合涂层耐化学试剂性能第54-56页
    4.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高能喷丸对15CrMo钢表面电化学磷化膜特性影响第57-71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15CrMo钢电化学磷化工艺的确定第57-62页
        5.2.1 电流密度的确定第58-59页
        5.2.2 磷化时间的确定第59-62页
    5.3 高能喷丸对电化学磷化膜特性的影响第62-66页
        5.3.1 高能喷丸前后电化学磷化膜形貌第62-63页
        5.3.2 高能喷前后电化学磷化膜厚度第63-64页
        5.3.3 高能喷丸前后电化学磷化膜耐蚀性第64-66页
    5.4 高能喷丸前后电化学磷化膜的涂装性能第66-69页
        5.4.1 复合涂层外观第66页
        5.4.2 涂层试样横截面金相第66-67页
        5.4.3 复合涂层附着力第67-68页
        5.4.4 复合涂层耐化学试剂性能第68-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高能喷丸对15CrMo钢常温黑色氧化膜特性影响第71-78页
    6.1 引言第71页
    6.2 高能喷丸对常温黑色氧化膜特性的影响第71-77页
        6.2.1 高能喷丸前后常温黑色氧化膜形貌第71-72页
        6.2.2 高能喷丸前后常温黑色氧化膜成分第72-74页
        6.2.3 高能喷丸前后常温黑色氧化膜耐蚀性第74-77页
    6.3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84-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随机返修的模具设计项目群仿真分析及其控制策略
下一篇:ABR反应器处理苯胺黑药废水及其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