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引言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4-16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2 本文创新点第15-16页
2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概述第16-21页
    2.1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的历史沿革第16-17页
        2.1.1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的渊源第16页
        2.1.2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的发展第16-17页
    2.2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的概念第17-18页
    2.3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的价值第18-21页
        2.3.1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的负面作用第18-19页
        2.3.2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的规制价值第19-21页
3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主观方面的认定第21-27页
    3.1 信息网络环境下主观动机对寻衅滋事罪构成的必要性第21-22页
    3.2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主观动机的认定第22-27页
        3.2.1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的认定第22-23页
        3.2.2 信息网络环境下日常生活偶发矛盾、借故生非的判断第23-24页
        3.2.3 信息网络环境下婚恋、家庭、债务纠纷对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豁免第24-27页
4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客体的认定第27-31页
    4.1 公共秩序第27-30页
    4.2 社会秩序第30-31页
5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的量刑第31-35页
    5.1 最高人民法院及部分高级人民法院对寻衅滋事罪量刑的规定第31-32页
        5.1.1 最高人民法院对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的量刑的规定第31页
        5.1.2 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对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量刑的规定第31-32页
    5.2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罪量刑适用第32-35页
        5.2.1 信息网络环境下寻衅滋事行为中辱骂、恐吓他人量刑第32-34页
        5.2.2 信息网络环境下起哄闹事的量刑第34-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后记第38-3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析论我国老年犯的治理
下一篇:我国人体器官移植行为的刑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