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金属矿床(总论)论文

青海野马泉铁锌矿床多期次构造—岩浆热年代学成矿意义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现状第12-19页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 依托项目及完成工作情况第21-23页
第二章 地质背景第23-36页
    2.1 区域地质演化背景第23-26页
    2.2 区域地层第26-29页
    2.3 区域构造第29-31页
    2.4 区域侵入岩第31-34页
    2.5 区域矿产第34-36页
第三章 矿区地质第36-53页
    3.1 矿区地层第36-38页
    3.2 构造第38-40页
    3.3 岩浆岩第40页
    3.4 异常区和矿体第40-43页
    3.5 成矿期和成矿阶段第43-52页
    3.6 稳定同位素第52-53页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第53-85页
    4.1 采样位置及样品描述第53-56页
    4.2 测试方法第56-58页
    4.3 晚三叠世岩体元素特征第58-71页
    4.4 早泥盆世岩体元素特征第71-75页
    4.5 岩石类型与构造环境判别第75-83页
    4.6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成岩及成矿年代学第85-102页
    5.1 测试方法第85-86页
    5.2 测试结果第86-101页
    5.3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六章 热年代学研究第102-147页
    6.1 锆石的饱和温度第102-103页
    6.2 含K矿物封闭温度计算第103-112页
    6.3 多扩散域现象与连续T-T演化轨迹第112-116页
    6.4 野马泉铁锌矿印支期岩浆活动的时空范围第116-138页
    6.5 野马泉铁锌矿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热效应与成矿关系第138-146页
    6.6 本章小结第146-147页
第七章 结论第147-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0页
附件1第160-164页
附件2第164-170页
附件3第170-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矿—水界面浸出特性及其强化浸出机制研究
下一篇:贵州黄壤玉米—烤烟轮作体系氮素去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