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液加工的芳香稠环电子受体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3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概述 | 第11-15页 |
1.2.1 有机太阳能电池基本结构与工作机制 | 第12-13页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主要性能参数 | 第13-15页 |
1.3 电子给体材料和富勒烯受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5-23页 |
1.3.1 聚合物电子给体材料 | 第15-18页 |
1.3.2 小分子电子给体材料 | 第18-22页 |
1.3.3 富勒烯受体材料 | 第22-23页 |
1.4 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3-30页 |
1.4.1 功能化的酰亚胺聚合物受体 | 第24-25页 |
1.4.2 苯并噻二唑类聚合物受体 | 第25-26页 |
1.4.3 功能化的酰亚胺类小分子受体 | 第26-28页 |
1.4.4 苯并噻二唑类小分子受体 | 第28-29页 |
1.4.5 缺电子稠环芳香族类小分子受体 | 第29-30页 |
1.5 本课题的提出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30-33页 |
第二章 基于萘酰亚胺的电子受体 | 第33-43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2.2.1 原料、试剂及测试 | 第33页 |
2.2.2 化合物的合成 | 第33-3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2.3.1 分子模拟 | 第35-36页 |
2.3.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36-37页 |
2.3.3 光学性质 | 第37页 |
2.3.4 电化学性质 | 第37-38页 |
2.3.5 光伏性能 | 第38-39页 |
2.3.6 迁移率 | 第39-40页 |
2.3.7 共混薄膜形貌 | 第40-41页 |
2.3.8 薄膜的XRD | 第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基于五并稠环引达醒的电子受体 | 第43-53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3.2.1 原料、试剂及测试 | 第43页 |
3.2.2 化合物的合成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3.3.1 分子模拟 | 第44页 |
3.3.2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4-45页 |
3.3.3 电化学性质 | 第45-46页 |
3.3.4 光学性质 | 第46页 |
3.3.5 光伏性质 | 第46-48页 |
3.3.6 迁移率 | 第48-49页 |
3.3.7 共混薄膜形貌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四章 基于七并稠环引达醒的电子受体 | 第53-65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4.2.1 原料、试剂及测试 | 第53页 |
4.2.2 化合物的合成 | 第53-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4.3.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5页 |
4.3.2 电化学性质 | 第55-56页 |
4.3.3 光学性质 | 第56-57页 |
4.3.4 光伏性质 | 第57-59页 |
4.3.5 迁移率 | 第59-60页 |
4.3.6 共混薄膜形貌 | 第60-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基于吡咯酮的星型电子受体材料 | 第65-71页 |
5.1 引言 | 第6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5.2.1 原料、试剂及测试 | 第65页 |
5.2.2 化合物的合成 | 第65-6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6-69页 |
5.3.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66-67页 |
5.3.2 光学性质 | 第67页 |
5.3.3 电化学性质 | 第67-68页 |
5.3.4 薄膜的XRD | 第68页 |
5.3.5 电子迁移率 | 第68-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71-7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7页 |
附录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硕士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