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车数据的长途客车安全监测系统开发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6页 |
1.2.1 车辆位置监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车辆多信息融合安全监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1.3 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监测系统总体设计及技术基础 | 第19-33页 |
2.1 综合安全监测需求分析 | 第19-20页 |
2.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0-24页 |
2.2.1 子模块方案选择 | 第20-22页 |
2.2.2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2-24页 |
2.3 长途客车安全监测技术基础 | 第24-32页 |
2.3.1 车外网络及其通讯协议 | 第24-25页 |
2.3.2 车内网络及CAN总线协议 | 第25-28页 |
2.3.3 车辆诊断系统及OBD标准 | 第28-31页 |
2.3.4 网络分层参考模型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行车数据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 | 第33-48页 |
3.1 拟监测行车数据及其分类 | 第33-35页 |
3.2 行车数据采集方法 | 第35-38页 |
3.2.1 周期性信息的采集 | 第35-36页 |
3.2.3 故障诊断信息获取 | 第36-38页 |
3.3 驾驶习惯分析 | 第38-42页 |
3.3.1 驾驶经济性分析 | 第38-40页 |
3.3.2 驾驶平稳性分析 | 第40-42页 |
3.4 不规范驾驶行为识别 | 第42-47页 |
3.4.1 疲劳驾驶识别 | 第42-44页 |
3.4.2 急加减速识别 | 第44-46页 |
3.4.3 非正常地点停车识别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车载终端设计与开发 | 第48-64页 |
4.1 车载终端模块整体架构 | 第48页 |
4.2 车载终端硬件设计 | 第48-55页 |
4.2.1 微控制器选取及其最小电路 | 第49-50页 |
4.2.2 终端OBD接头模块 | 第50-51页 |
4.2.3 电源模块设计 | 第51-52页 |
4.2.4 总线数据通信模块设计 | 第52-53页 |
4.2.5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第53页 |
4.2.6 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4.2.7 交互模块设计 | 第54-55页 |
4.2.8 程序下载和调试模块设计 | 第55页 |
4.3 车载终端软件实现 | 第55-63页 |
4.3.1 软件整体架构 | 第55-56页 |
4.3.2 数据采集子程序开发 | 第56-59页 |
4.3.3 故障扫描子程序开发 | 第59页 |
4.3.4 数据传输管理子程序开发 | 第59-60页 |
4.3.5 电源管理子程序开发 | 第60-62页 |
4.3.6 固件更新子程序开发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实现 | 第64-76页 |
5.1 服务器端应用程序架构 | 第64-65页 |
5.2 数据库设计 | 第65-71页 |
5.3 数据处理应用程序开发 | 第71-72页 |
5.4 信息管理应用程序开发 | 第72-75页 |
5.4.1 主要功能模块 | 第73-74页 |
5.4.2 营运数据可视化回放 | 第74-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安全监测系统测试 | 第76-86页 |
6.1 测试概述 | 第76-77页 |
6.2 车载终端测试 | 第77-79页 |
6.3 驾驶习惯分析及驾驶行为识别 | 第79-81页 |
6.4 信息管理应用程序测试 | 第81-84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6页 |
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附录 | 第94-96页 |
附录1 营运客车安全例行检查报告单样例 | 第94-95页 |
附录2 车载终端PCB板 | 第95-9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件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