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 | 第11-12页 |
1.2.2 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传导机制 | 第12页 |
1.2.3 关于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的国内外实证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本文框架 | 第15-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 本文的不足及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2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及国债市场概况 | 第19-28页 |
2.1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 | 第19-21页 |
2.1.1 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 第19-20页 |
2.1.2 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概况 | 第20-21页 |
2.2 我国国债市场概况 | 第21-25页 |
2.2.1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 | 第21-23页 |
2.2.2 我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2.3 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 | 第25-28页 |
2.3.1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 | 第25-26页 |
2.3.2 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描述性统计 | 第26-28页 |
3 货币政策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影响的典型事实分析 | 第28-35页 |
3.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 基准利率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 | 第30-33页 |
3.3 SLO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影响 | 第33-35页 |
4 利率期限结构的拟合和VAR模型的构建 | 第35-64页 |
4.1 NELSON-SIEGEL模型综述 | 第35-36页 |
4.2 变量和数据选取 | 第36-37页 |
4.2.1 国债利率变量选取 | 第36页 |
4.2.2 货币政策变量选取 | 第36-37页 |
4.3 对NELSON-SIEGEL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提取三因子 | 第37-42页 |
4.4 将三因子和货币政策代理变量构建VAR模型 | 第42-58页 |
4.4.1 单位根检验 | 第42-43页 |
4.4.2 协整检验 | 第43-44页 |
4.4.3 VAR模型滞后阶数的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第44-49页 |
4.4.4 脉冲响应函数 | 第49-55页 |
4.4.5 方差分解 | 第55-58页 |
4.5 利率期限结构中体现出的宏观经济信息 | 第58-64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4-68页 |
5.1 结论 | 第64-66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