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地质与测量论文--矿山环境地质论文

攀西矿集区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及地质环境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3 存在问题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5-19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5页
    2.2 区域地质概况第15-16页
    2.3 矿产资源概况第16-17页
    2.4 矿业活动引起环境问题第17页
    2.5 研究区范围第17-19页
第3章 遥感数据处理第19-29页
    3.1 遥感数据源第19页
    3.2 图像处理第19-25页
        3.2.1 图像校正第19-21页
        3.2.2 图像融合第21-24页
        3.2.3 图像拼接第24-25页
    3.3 高分一号与SPOT6特征对比第25-29页
        3.3.1 波谱分辨率第25-26页
        3.3.2 空间分辨率第26页
        3.3.3 质量和费用第26页
        3.3.4 应用效果第26-29页
第4章 矿山环境遥感监测第29-41页
    4.1 解译标志第29-33页
        4.1.1 矿山开发占地第30-31页
        4.1.2 矿山地质灾害第31-33页
        4.1.3 矿山环境污染第33页
    4.2 遥感解译第33-35页
        4.2.1 解译原则第34页
        4.2.2 解译方法第34-35页
    4.3 实地验证第35-36页
    4.4 矿山开发占地状况与变化趋势第36-39页
        4.4.1 矿山开发占地状况第36-38页
        4.4.2 矿山开发占地变化趋势第38-39页
    4.5 矿山地质灾害及环境污染状况第39-41页
第5章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第41-64页
    5.1 评价模型第41-46页
        5.1.1 指标选取原则第41页
        5.1.2 评价指标体系第41-42页
        5.1.3 权重的确定第42-43页
        5.1.4 层次分析法第43-44页
        5.1.5 粗糙集理论第44-45页
        5.1.6 组合赋权法第45-46页
        5.1.7 粗糙集-层次分析集成模型第46页
    5.2 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第46-55页
        5.2.1 评价指标量化分级第46-47页
        5.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第47-51页
        5.2.3 粗糙集理论确定权重第51-55页
        5.2.4 组合赋权第55页
    5.3 评价结果及分析第55-61页
        5.3.1 矿山地质环境变化情况第56-59页
        5.3.2 矿山地质环境变化影响因素第59-61页
    5.4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建议第61-64页
        5.4.1 严格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准入管理第61-63页
        5.4.2 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管力度第63页
        5.4.3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监测第63-64页
结论第64-66页
    主要结论第64-65页
    存在问题与不足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接地网材料在我国典型土壤环境下的腐蚀研究
下一篇: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