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异构网络接入选择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注释表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20页 |
1.1.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 第16-17页 |
1.1.2 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1.1.3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 | 第18-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2.1 基于单一指标的网络选择 | 第20-21页 |
1.2.2 基于效用函数的网络选择 | 第21页 |
1.2.3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网络选择 | 第21-22页 |
1.2.4 基于模糊逻辑的网络选择 | 第22-23页 |
1.2.5 基于博弈论的网络选择 | 第23-2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4-25页 |
1.4 论文的篇章结构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相关理论 | 第26-38页 |
2.1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 | 第26-32页 |
2.1.1 异构网络的融合架构 | 第26-28页 |
2.1.2 无线资源管理 | 第28-30页 |
2.1.3 移动性管理 | 第30-32页 |
2.2 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机制 | 第32-37页 |
2.2.1 异构无线网络的主要特点 | 第32-34页 |
2.2.2 网络接入选择过程 | 第34-36页 |
2.2.3 网络接入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网络选择算法基础研究 | 第38-52页 |
3.1 多属性决策理论概述 | 第38-39页 |
3.2 经典的多属性决策网络选择算法 | 第39-43页 |
3.2.1 简单加权和法SAW | 第39-40页 |
3.2.2 乘法指数加权法MEW | 第40页 |
3.2.3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 | 第40-42页 |
3.2.4 灰度关联分析法GRA | 第42-43页 |
3.3 网络属性的归一化方法 | 第43-46页 |
3.3.1 线性变换法 | 第44页 |
3.3.2 极差变换法 | 第44-45页 |
3.3.3 向量变换法 | 第45页 |
3.3.4 三角函数变换法 | 第45页 |
3.3.5 对数变换法 | 第45-46页 |
3.4 网络属性矩阵的权重计算方法 | 第46-51页 |
3.4.1 熵权法 | 第46-47页 |
3.4.2 CRITIC | 第47-48页 |
3.4.3 AHP | 第48-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基于卡方距离度量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算法 | 第52-70页 |
4.1 算法模型及原理 | 第52-62页 |
4.1.1 算法模型 | 第52-54页 |
4.1.2 网络属性归一化 | 第54-55页 |
4.1.3 主观权重计算 | 第55-60页 |
4.1.4 客观权重计算 | 第60页 |
4.1.5 综合权重计算 | 第60-61页 |
4.1.6 计算网络距离 | 第61-62页 |
4.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2-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基于相对熵的异构无线网络选择算法 | 第70-78页 |
5.1 相对熵相关理论 | 第70-71页 |
5.2 算法原理及流程 | 第71-73页 |
5.3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73-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1.研究工作总结 | 第78页 |
2.未来研究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件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