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免疫学论文

利用转基因小鼠筛选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中和抗体

主要缩略词表第6-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前言第14-18页
第一章 全人源炭疽致死因子单抗的筛选与鉴定第18-48页
    第一节 炭疽毒素致死因子的制备与检测第18-2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8-19页
            1.1 材料第18页
            1.2 方法第18-19页
                1.2.1 炭疽毒素LF的诱导表达及抽提第18页
                1.2.2 炭疽毒素LF的纯化及纯度分析第18-19页
                1.2.3 炭疽毒素LF的细胞毒性试验第19页
        2. 结果第19-21页
            2.1 LF纯化效果第19-20页
            2.2 LF的细胞毒性分析第20-21页
        3. 讨论第21-22页
    第二节 转基因小鼠的免疫及体液免疫特性分析第22-2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2-23页
            1.1 材料第22页
            1.2 方法第22-23页
                1.2.1 转基因小鼠的免疫及血液采集第22页
                1.2.2 血清中LF结合抗体的ELISA检测第22-23页
                1.2.3 TNA法检测小鼠血清LF中和抗体水平第23页
        2. 结果第23-26页
            2.1 转基因小鼠体液免疫特性分析第23-24页
            2.2 血清中LF结合抗体水平检测第24-25页
            2.3 小鼠血清LF中和抗体水平第25-26页
        3. 讨论第26-27页
    第三节 流式分选记忆B细胞获取LF单抗基因第27-3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7-32页
            1.1 材料第27页
            1.2 方法第27-32页
                1.2.1 转基因小鼠脾细胞的分离第27-28页
                1.2.2 抗原特异的记忆B细胞表面抗原的染色第28页
                1.2.3 流式细胞仪分选单个抗原特异的记忆B细胞第28页
                1.2.4 单细胞反转录PCR扩增抗体基因第28-31页
                1.2.5 单细胞巢式PCR扩增抗体基因第31-32页
        2. 结果第32-34页
            2.1 转基因小鼠脾细胞的分离第32页
            2.2 流式分选单个记忆B细胞第32页
            2.3 LF单抗重、轻链基因的获取第32-34页
            2.4 抗体基因序列分析第34页
        3. 讨论第34-36页
    第四节 全人源LF单克隆抗体的筛选第36-4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6-42页
            1.1 材料第36页
            1.2 方法第36-42页
                1.2.1 单抗基因线性表达框的构建第36-41页
                1.2.2 单抗基因线性表达框的表达第41页
                1.2.3 ELISA法筛选LF结合单抗第41页
                1.2.4 LF中和单抗的TNA筛选第41-42页
        2. 结果第42-46页
            2.1 单抗基因线性表达框构建与表达第42-44页
                2.1.1 线性表达框各基因片段的扩增第42-43页
                2.1.2 重叠延伸PCR构建单抗线性表达框第43-44页
            2.2 单抗基因的表达与LF单抗的鉴定第44-46页
                2.2.1 结合单抗的筛选第44-45页
                2.2.2 中和单抗的筛选第45页
                2.2.3 LF单抗基因序列比对第45-46页
        3. 讨论第46-48页
第二章 全人源炭疽LF中和单抗的功能研究第48-64页
    第一节 全人源LF单克隆抗体的中和活性研究第48-5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8-50页
            1.1 材料第48页
            1.2 方法第48-50页
                1.2.1 LF中和单抗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纯化第48-49页
                1.2.2 SPR法测定LF单抗亲和力第49-50页
                1.2.3 TNA法测定LF中和单抗体外中和活性第50页
                1.2.4 大鼠攻毒实验测定LF中和单抗体内中和活性:第50页
        2. 结果第50-54页
            2.1 获取LF中和单抗第50-52页
                2.1.1 LF单抗全长基因克隆至pc DNA3.4 表达质粒第50-51页
                2.1.2 LF单抗的表达和纯化第51-52页
            2.2 LF中和单抗的亲和力测定第52-53页
            2.3 LF中和单抗的体外中和活性测定第53页
            2.4 LF中和单抗的体内中和活性测定第53-54页
        3. 讨论第54-56页
    第二节 全人源LF单抗与PA单抗的协同作用研究第56-6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6-57页
            1.1 材料第56页
            1.2 方法第56-57页
                1.2.1 LF中和单抗体外协同作用的TNA测定第56-57页
                1.2.2 LF单抗和PA单抗体内协同试验第57页
                1.2.3 单抗协同作用评价第57页
        2 结果第57-62页
            2.1 LF单抗与炭疽PA单抗 2A6的协同作用分析第57-60页
            2.2 LF单抗与炭疽PA单抗 8A7的协同作用分析第60-62页
        3 讨论第62-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附录 主要溶液配制第70-72页
个人简历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溶性Tim-3在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的研究
下一篇:人源抗TfR单链抗体的筛选、表达及初步活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