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叶树材微观构造立体模型构建与制作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3页 |
1.2.1 木材微观构造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木材超微观构造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3D打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木材微观、超微观结构形态特征采集 | 第17-26页 |
2.1 采样标本 | 第17-18页 |
2.2 木材微观与超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 第18-20页 |
2.2.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8页 |
2.2.2 木材的光学显微镜分析 | 第18-19页 |
2.2.3 木材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19-20页 |
2.3 图像整理 | 第20-25页 |
2.3.1 所选木材的微观构造图像 | 第20-22页 |
2.3.2 所选木材的超微观构造图像 | 第22-25页 |
2.4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木材微观、超微观构造特征的结果与分析 | 第26-41页 |
3.1 木材微观构造 | 第26-32页 |
3.1.1 导管 | 第26-27页 |
3.1.2 木纤维 | 第27-29页 |
3.1.3 轴向薄壁组织 | 第29-30页 |
3.1.4 木射线 | 第30-32页 |
3.2 超微观构造 | 第32-39页 |
3.2.1 导管侧壁纹孔 | 第32-34页 |
3.2.2 射线细胞 | 第34-35页 |
3.2.3 导管端壁 | 第35-37页 |
3.2.4 导管内壁螺纹加厚 | 第37-39页 |
3.2.5 导管腔内含物质 | 第39页 |
3.3 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木材微观构造立体模型的构建 | 第41-88页 |
4.1 3D建模方法 | 第41页 |
4.1.1 CAD建模法 | 第41页 |
4.1.2 3Ds Max建模法 | 第41页 |
4.2 多边形建模基本方法 | 第41-55页 |
4.2.1 选择 | 第42-44页 |
4.2.2 软选择 | 第44-47页 |
4.2.3 编辑顶点 | 第47-50页 |
4.2.4 编辑边 | 第50-52页 |
4.2.5 编辑多边形 | 第52-55页 |
4.3 木材组织的微观结构建模 | 第55-71页 |
4.3.1 导管 | 第55-59页 |
4.3.2 木纤维 | 第59-63页 |
4.3.3 轴向薄壁组织 | 第63-67页 |
4.3.4 木射线 | 第67-71页 |
4.4 木材导管的超微观构造建模 | 第71-78页 |
4.4.1 导管侧壁纹孔 | 第71-74页 |
4.4.2 导管穿孔板及其穿孔 | 第74-77页 |
4.4.3 导管内壁螺纹加厚 | 第77-78页 |
4.5 阔叶树材构造模型实例 | 第78-86页 |
4.5.1 榕树微观构造模型 | 第78-82页 |
4.5.2 榕树导管的超微观构造模型 | 第82-84页 |
4.5.3 榕树木材微观构造模型的修善 | 第84-86页 |
4.6 小结 | 第86-88页 |
第五章 木材微观构造立体模型的制作 | 第88-106页 |
5.1 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 第88页 |
5.2 3D模型打印的要求 | 第88-89页 |
5.3 3D模型的修复 | 第89页 |
5.4 3D模型的格式转化 | 第89页 |
5.5 3D打印的材料 | 第89-90页 |
5.6 模型打印实例 | 第90-105页 |
5.6.1 木材微观构造模型的格式转化与修复 | 第91-96页 |
5.6.2 3D打印机界面 | 第96页 |
5.6.3 打印木材微观构造模型 | 第96-99页 |
5.6.4 3D打印后处理 | 第99-105页 |
5.7 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106-109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106-107页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07页 |
6.3 展望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