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纳米管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半导体TiO_2的光催化基本原理 | 第10-12页 |
1.3 TiO_2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1.3.1 模板法 | 第12页 |
1.3.2 电化学阳极氧化法 | 第12-13页 |
1.3.3 溶胶-凝胶法 | 第13页 |
1.3.4 水热合成法 | 第13-14页 |
1.4 TiO_2纳米管的形成机理 | 第14页 |
1.5 影响TiO_2光催化活性的因素 | 第14-17页 |
1.5.1 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14-15页 |
1.5.2 晶粒尺寸的影响 | 第15-16页 |
1.5.3 晶格缺陷的影响 | 第16页 |
1.5.4 晶面的影响 | 第16-17页 |
1.6 TiO_2纳米管的改性研究 | 第17-20页 |
1.6.1 金属离子掺杂 | 第17-18页 |
1.6.2 非金属掺杂 | 第18页 |
1.6.3 共掺杂 | 第18-19页 |
1.6.4 半导体复合 | 第19页 |
1.6.5 贵金属沉积 | 第19-20页 |
1.7 TiO_2纳米管的应用 | 第20-22页 |
1.7.1 光催化裂解水产氢 | 第20页 |
1.7.2 光催化降解污染物 | 第20-21页 |
1.7.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DSSCs ) | 第21-22页 |
1.7.4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 | 第22页 |
1.8 本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9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实验设备及分析方法 | 第24-28页 |
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24-25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4页 |
2.1.2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2 材料的制备 | 第25页 |
2.3 材料的主要表征手段 | 第25-26页 |
2.3.1 X射线衍射( XRD ) | 第25页 |
2.3.2 BET比表面测试 | 第25-26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 | 第26页 |
2.3.4 紫外-可见吸收( UV-vis ) | 第26页 |
2.3.5 荧光光谱( PL ) | 第26页 |
2.4 材料的光催化产氢测试 | 第26-27页 |
2.5 材料的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第3章 水热法制备TiO_2纳米管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28-40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3.1.1 材料的制备 | 第28-29页 |
3.1.2 材料的表征 | 第29页 |
3.1.3 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2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3.2.1 XRD分析 | 第29-31页 |
3.2.2 BET测试 | 第31-33页 |
3.2.3 TEM测试 | 第33页 |
3.2.4 UV-vis吸收 | 第33-35页 |
3.2.5 PL分析 | 第35-37页 |
3.2.6 光催化裂解水产氢测试 | 第37-38页 |
3.2.7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TiO_2纳米管的形成机理研究 | 第40-49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4.1.1 TiO_2纳米管的制备 | 第40-41页 |
4.1.2 TiO_2纳米管的表征 | 第41页 |
4.1.3 TiO_2纳米管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1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4.2.1 XRD测试 | 第41-42页 |
4.2.2 TEM测试 | 第42-43页 |
4.2.3 BET测试 | 第43-44页 |
4.2.4 UV-vis吸收 | 第44-45页 |
4.2.5 PL分析 | 第45-46页 |
4.2.6 TiO_2纳米管的光催化水解产氢测试 | 第46-47页 |
4.2.7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结论 | 第49-50页 |
5.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